包拯家训
剧情介绍
宋代名臣包拯素有“包青天”之美誉。包拯六十四岁生日前夕,慨叹自己唯一的儿子早丧,如今膝下无子。就在这时,他儿媳崔氏却带来一个五岁的男孩。这个孩子是谁?原来正是包拯的儿子,由他的侧室孙氏所生。六年前,孙氏因与包拯发生口角,负气出走,她不知自己已怀孕,崔氏得知后忙将孙氏接到家中,并抚育孙氏和包拯之子,起名包绶。包拯意外得子,大喜过望,并口述家训:今后有贪污枉法的子弟,生,不准入包家的门;死,不准入包氏的坟。后来,包绶受父亲影响,成为爱民如子的名臣。
时 间:北宋
地 点:汴梁,包拯家中
人 物:包拯,六十四岁(净)
董氏,六十余岁,包拯妻子(老旦)
崔氏,四十余岁,包拯长子包之妻(青衣)
包诞,五岁(学名包绶),包拯次子(娃娃生)
剧目欣赏
【包拯上。
包 拯 (唱)扶大宋三十载官高一品,
为黎民除弊政屡上条陈。
现而今年高迈仍膺重任,
唯恐怕难理政有负君恩!
痛我儿勤政事积劳成病,
撒手去抛下我垂暮之人。
明一天老夫贱辰六十四整,
既无儿更无孙孤孤零零。
【董氏上。
董 氏 (唱)明一天又逢春老爷寿辰,
这光阴催人箭六十来临。
惜膝下包儿早年丧命,
叹老俩忙碌一生无子无孙。
(白)老爷——
包 拯 夫人来了,快快请坐。
董 氏 谢座。
包 拯 (长叹)唉……
董 氏 啊,老爷,明日是你六十四岁寿辰,为何闷闷不乐?
包 拯 春秋日盛,即将古稀。这一,只恐理政力不从心,有负圣恩;这二,你我膝下无子,难免有凄苦之感;这三嘛……我有家训要留给子孙,后辈之人倘若为官,必须清廉自守,否则……唉,你我无有后辈,这家训留给何人……留给何人啊……(落泪)
董 氏 唉,这也是你我夫妻命该如此……(拭泪)
【内声:少夫人到!
董 氏 儿媳妇来了,快快有请——
【内声:有请少夫人——
【孙氏携包诞上。
孙 氏 (念)心中机密埋五春,
今送明珠还东人。
参见公爹、婆母。(施礼)
包 拯 董 氏 (同)快快免礼。
包 拯 啊?这幼儿又是何人?
崔 氏 小弟,快快与你二位老人家见礼——
包 诞 孩儿参见父亲、母亲。(施礼)
【包拯、董氏皆大惊!
董 氏 呜呼呀!这是哪里说起?这怎么是我们的孩儿啊?
崔 氏 此子确是二老的儿子呀……
包 拯 崔氏,快快将这孩儿的来龙去脉细细讲来!
崔 氏 二位大人容禀:这孩儿是我二娘孙氏所生。皆因六年前二娘与公爹发生口角,负气出走。儿媳得知此事,急将她接到家中,那时她不知自己已有身孕,后在我家产下一子,便是此子。他,确是二位大人的儿子呀!
董 氏 孙氏今在何处?
崔 氏 产后虚劳,药石无灵,已然亡故……
包 拯 你为何不早日送到府上?
崔 氏 不知二位大人如何看待此儿,故不敢冒昧带来。
包 拯 如今呢?
崔 氏 见二老每每有伤感膝下无儿之痛,故才大胆将此儿带来。
董 氏 平日你二人如何相称?
包 诞 我管她叫嫂娘,她叫我小弟。父亲、母亲,我就是你们的儿子包绶,假不了,你们就收下我吧。(哭)
包 拯 (再也控制不住了,一把搂过孩子)包绶!我的亲——亲生孩儿呀!
(唱)听崔氏诉原委我如梦方醒——
【场上四个人皆哭……
(接唱)不亚如天上掉下一颗星!
六十有子老包拯,
为黎民平冤案,上天赐我继承人。
多亏了贤德媳妇担重任,
做嫂娘育孤儿,你是我包家大功臣!
董 氏 (唱)我这里婆谢媳大礼恭敬,
五寒暑育幼儿茹苦含辛。
从此后我二老愁云扫尽,
贤儿媳为包门立下大功勋。
崔 氏 (唱)二老休要礼恭敬,
儿媳抚弟分内之情。
从此后父子团聚多欢庆,
从此后二老房中笑声盈。
愿公爹得喜事,为朝堂、立新功,换来又一春!
包 拯 崔氏所言极是。我还要为朝堂,为百年,再尽绵薄之力,也不负“包青天”的美誉。
崔 氏 此子我按先夫名讳,起名包绶,不知可否?
包 拯 包绶可为学名,我给此子取一乳名,名唤包诞,取其无意诞生之意。
董 氏 崔 氏 此名名正言顺。
包 拯 我还有一桩心愿,今日儿媳和包诞到来,正宜宣读我《包氏家训》。
董 氏 愿闻其详……
包 拯 请听,包氏家训(音乐起):“我包拯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不顺从我意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你们都听明白了吧!”
众 人 我们记下了!
包 拯 好!你们再听我讲!
(唱)一番家训需记准,
子孙牢记在汝心!
这文字刻石上做人根本,
竖大厅东墙壁告诫子孙!
言之凿凿千秋训,
敢与日月照乾坤!
儿啊,你要铭记在心,不可违背!
包 诞 请爹爹放心,儿绝不敢违背!
包 拯 真是我包拯的儿子!夫人、儿媳,后堂摆宴,庆贺今宵得子,明朝老夫华诞,你们随我来呀!(大笑)哈哈哈……
【众人随包拯下。
【剧终。
剧中人物介绍
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由于民间传其为黑面形象,故其亦被称为“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