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看花

沈括看花

剧情介绍

少年时期的沈括为了探究白居易笔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真正原因,带领众儿童亲自上山。他终于明白了天时冷暖的自然规律,从而得出“凡事都要尊重科学、探寻究竟,不能胡乱猜测”的结论。

时 间:北宋

地 点:杭州钱塘一带,沈括家花园

人 物:沈括(娃娃生)

歪毛(丑)

铁锁(娃娃生)

剧目欣赏

【幕前曲:

暮春四月暖还寒,

绿肥红瘦百花残。

山中古庙繁花满,

佛法哪会超自然?

【大幕启。几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幕后嚷嚷:“散学啦、散学啦!” 跑上。

(唱儿歌,孩子们每人一句)

整天子曰和诗云,

作诗对对整死人。

一进学房我就傻,

老师活像佛一尊。

魂灵吓得飞天外,

戒尺不离我的身!

好容易散学得活命,

来到花园散散心。

众儿童 (高兴地)哎哟,散学了,今儿个又算活过来了。咱们得好好儿散散心,好好儿玩。(众孩儿看)怎么沈括又没来啊?(齐喊)沈括,沈括——快来玩啊。

沈 括 (内)来啦来啦……(上场)

(念)平常之事不平常,

不明原因想断肠。

歪 毛 我说沈括啊,什么事又让你想断肠啊?念了一天书了,我倒是快憋断肠了。好容易散学啦,咱们还不好好儿玩玩。

铁 锁 你看你又皱起了眉头,你又想什么事儿啊?

沈 括 刚才,老师给我们讲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那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既然人间桃花都开尽了,花都落了,为什么山上古寺里面的桃花才刚刚开呢?你们说这是什么道理?

【众儿童一听都哈哈大笑。

歪 毛 你就是爱瞎琢磨,这又有什么不好解释的呢?山里面住着神仙嘛!

铁 锁 对呀,对呀,有神仙的地方就是跟人间不一样,人间桃花败了,山里面桃花开了,那不是因为有神仙保佑着,这你都想不到……

众儿童 你还整天要做我们的小先生。一个字:傻!

歪 毛 人不是常说吗?佛法无边。神仙有佛法呀,用手一指,开败的花儿就全都又盛开了。

众儿童 对!

沈 括 那我问你们,神仙都住在哪里呢?

歪 毛 神仙和老佛爷都住在山里呀,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铁 锁 你还博学多闻呢?我看你是什么都不知道!

众儿童 一个字:蠢!

沈 括 不对,不对,不对。山上有古庙,古庙住的是和尚,没有住着神仙,我只看见老的小的出家人,从来也没看见过神仙,你们说的没有道理。

众儿童 那你说,到底是为什么?

沈 括 我们只有身临其境,到山上去亲自探访一下,才能明白为什么这样不平常。你们谁跟我上山,反正我是要亲自上山去看一看。

歪 毛 我去。

铁 锁 我也去。

众儿童 我们都愿意跟着你去。

沈 括 好,咱们说走就走。走!

【众儿童愉快地舞蹈,下。

【转场:上山的路上。(众人唱曲牌)

我等上山好高兴,

一溜儿小跑把山登,把山登。

路崎岖挡不住我们探究竟,

为什么山下花落山上花正红?(重复) 我等上山好高兴,

一溜儿小跑把山登,把山登!

路崎岖挡不住我们探究竟,

为什么山下花落山上花正红?

【众儿童边唱边舞蹈,终于登上了山。

众儿童 上来了,上来了,我们终于登上山来了。(风声呜呜)

歪 毛 这儿的风怎么这么大呀?

铁 锁 山底下没风啊?

众儿童 是啊,这山上比山底下凉多了?

沈 括 对,山上是比山底下凉多了。可你们看见没有?

众儿童 看见什么?

沈 括 这山上的桃花一片一片地开放,不是和白居易的诗说的完全一样吗?我现在明白了!难道你们还没有明白?神仙和老佛爷又在哪儿呢?这是因为现在山上的天儿和头些日的山下桃花开放的天儿的温度一样造成的呀。

(唱)山下已无桃花放,

山上桃花阵阵香。

老佛爷哪儿能随便从天降?

哪会把开花之事来帮忙?

全因为天时冷暖方有此景象,

从此后你们不许乱开腔!

歪 毛 沈括,你说得真对。我们也真服了你这种不把事情弄明白不罢休的精神。

铁 锁 从今往后我们不明白的事儿再也不乱开腔了!

众儿童 对!凡事都要探索个究竟。

歪 毛 你将来一定能干成大事。

铁 锁 你可不准忘了我们。

众儿童 我们可是同窗学友啊。(众人大笑)

(唱)暮春四月暖还寒,

绿肥红瘦百花残。

山中古寺繁花满,

佛法哪会超自然!

【众儿童亮相。大幕落。

【剧终。

剧中人物介绍

沈括(1031—1095),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代表作《梦溪笔谈》,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