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据通信已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数据通信技术作为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数据通信”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通信相关理论与技术,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教学改革实践效果和数据通信新技术的发展,以我国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主线,在全面讲述数据通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传输技术、差错控制技术、网络体系结构、数据交换技术和路由技术,以及数据通信网,全面准确地阐述了数据通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学术体系。

《数据通信原理》(第5版)教材是在对《数据通信原理》(第4版)教材进行修订补充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在体系结构上,第5版教材相比于第4版做了较大调整,从而能够反映数据通信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最新进展,能够更完整、更清晰地表达数据通信课程应包含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在内容上,第5版教材充分考虑了电子信息行业“十四五”规划对新时代卓越型和应用型高层次通信人才的要求,以及信息通信学科教学对教材内容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最新要求,对第4版教材进行了大规模的迭代更新,从而能够反映数据通信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程实践,能够追踪相关领域的世界或国家标准。

全书共有7章。

第1章概述,首先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数据通信传输信道、数据传输方式、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多路复用技术,然后讨论了数据通信网的构成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Internet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数据通信技术的标准化组织等。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首先分析了数据序列的电信号表示和功率谱特性,然后详细介绍了数据信号的两种基本传输方式: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第3章差错控制,首先介绍了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然后分析了几种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汉明码及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和卷积码的基本特性,探讨了交织技术,最后介绍了简单差错控制协议。

第4章数据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首先介绍了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然后系统地论述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和TCP/IP参考模型的各层协议。

第5章数据交换,首先介绍了数据交换方式的分类和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然后具体介绍了电路交换、分组交换、IP交换以及多协议标签交换,阐述其基本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第6章路由技术,首先介绍路由器的用途、基本构成、功能和基本类型,然后分析IP网的路由选择协议的特点和分类,最后论述常见的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

第7章数据通信网,首先介绍局域网,然后讨论宽带IP城域网的相关内容,最后论述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下一代网络(NGN)以及内容中心网络(CCN)。

本书第1、4、6章由毛京丽编写,第2章和第3章由董跃武编写,第5章和第7章由张碧玲编写。全书由张碧玲负责统稿。

本书参考了一些相关的文献,从中受益匪浅,在此对这些文献的著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若书中存在缺点和错误,恳请专家和读者指正。

作 者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