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数据通信技术的标准化组织简介

1.8 数据通信技术的标准化组织简介

数据通信是在各种类型的数据终端之间进行的,通信中必须要共同遵守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通信协议,制定通信协议的标准化组织主要包括如下8个。

1.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成立于1947年,是世界上从事国际标准化的最大的综合性非官方机构,由各参与国的国家标准化组织选派代表组成。

ISO下设近200个TC(技术委员会),其中TC97负责IT技术有关标准的制定。TC97又下辖16个SC(分委会)和一个直属组,SC6为数据通信分委会,制定了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SC16致力于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后被改组为SC21,负责解决“开放系统互连的信息检索、传输与管理”等问题。

2.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成立于1932年,后成为联合国下属机构。

ITU曾下辖总秘书处、国际频率注册委员会(IFRB)、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和电信发展局(BDT)5个常设机构。

CCITT主要由联合国各成员国的邮政、电报和电话管理机构的代表组成,是一个开发全球电信技术标准的国际组织,该机构已经为国际通信使用的各种通信设备及规程的标准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主要如下。

·F系列:有关电报、数据传输和远程信息通信业务(传真、可视图文等)的定义、操作和服务质量标准的建议。

·I系列:有关数字网的建议,包括ISDN的若干建议。

·T系列:有关终端设备的若干建议。

·V系列:有关在电话网上进行数据通信的若干建议。

·X系列:有关数据通信网的若干建议。

1993年3月起,ITU下属的IFRB改称无线通信部(RS),BDT改称电信发展部(TDS),CCITT与CCIR合并为电信标准化部(TSS),简称ITU-T。ITU-T由一个常设职能部门TSB(电信标准局)和许多SG(研究小组)构成,ITU-T与ISO合作,共同制定数据通信标准。

3.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

美国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学术团体,主要工作是开发通信和网络标准,研究领域主要涉及OSI-RM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其中IEEE的802委员会制定的系列标准已成为当今主流的局域网标准。

4.电子工业协会

美国的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s,EIA)主要制定过许多电子传输标准,包括OSI-RM的物理层标准,它颁布的RS-232和ES-449已经成为全球广泛采用的DTE和DCE之间串行接口标准。

5.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ANSI)是一个非官方非赢利的民间组织,实际上是全美技术情报交换中心,并负责协调美国的标准化工作。其研究范围与ISO相对应,它是ISO中美国指定的代表,IEEE和EIA都是ANSI的成员。

6.欧洲电信标准学会

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stitute,ETSI)是一个由电信行业的厂商与研究机构参加并从事研究开发到标准制定的组织,由欧洲共同体各国政府资助。

7.亚洲与泛太平洋电信标准化协会

亚洲与泛太平洋电信标准化协会(Asia-Pacific Telecommunity Standardization Program,ASTAP)是1998年由日本与韩国发起成立的标准化组织,旨在加强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各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及其相互连接的标准化工作的协作。

8.联邦通信委员会

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是美国对通信技术的管理的官方机构,主要职责是通过对无线电、电视和有线通信的管理来保护公众利益,也对包括标准化在内的通信产品技术特性进行审查和监督。

另外,我国从事标准化工作的官方机构是国家标准局。

小结

(a)数据通信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它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一般数据终端以及一般数据终端与一般数据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数据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是计算机,也可以是除计算机以外的一般数据终端。

数据信号的基本传输方式有3种: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

常用的二进制代码有国际5号码(IA5)、EBCDIC码和国际电报2号码(ITA2)等。

(b)数据通信系统由两端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构成。数据终端设备由数据输入、输出设备和传输控制器组成;数据电路包括传输信道和它两端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

(c)数据通信的传输信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类。

·按照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形式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按照传输介质的种类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主要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无线信道是指传输电磁信号的自由空间,在无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沿空间(大气层、对流层、电离层等)传输。

(d)数据传输方式如果按照数据代码传输的顺序可以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按照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按照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e)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性能的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

工作速率(传输速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传输能力的主要指标,通常使用两种不同的定义:符号速率和数据传信速率。真正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有效性的指标是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即频带利用率。

可靠性指标是用差错率来衡量的,差错率包括误比特率和误字符率等。

(f)信道容量是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的最大传信速率。模拟信道的信道容量为;无噪声数字信道容量为C=2B log2M。

(g)常用的多路复用方法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h)传统的数据通信网是为提供数据通信业务组成的电信网。它是一个由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和数据传输链路所构成的网络,在网络协议(软件)的支持下实现数据终端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数据通信网的硬件构成包括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节点)和数据传输链路。

基于IP的数据通信网(支持TCP/IP协议的数据通信网)的核心设备还包括路由器。

(i)将若干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介质互连起来,在通信软件(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网络称为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和实现分布式处理。计算机网络由一系列计算机、具有信息处理与交换功能的节点及节点间的传输线路组成。

(j)数据通信网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网络的所有权性质分类,可分为公用数据通信网和专用数据通信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可分为网状网与不完全网状网、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形网;按传输技术分类,可分为交换网和广播网,根据采用的交换方式的不同,交换网又可分为电路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基于IP的数据通信网按网络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k)Internet是由世界范围内众多计算机网络(包括各种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连接汇合而成的一个网络集合体,它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的基础与核心是TCP/IP协议。

(l)数据通信技术的标准化组织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电子工业协会(EIA)、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亚洲与泛太平洋电信标准化协会(ASTAP)和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