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数据通信网的分类

1.7.3 数据通信网的分类

数据通信网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按网络的所有权性质分类

按网络的所有权性质分类,数据通信网可分为公用数据通信网和专用数据通信网。

(1)公用数据通信网

由电信部门建立、经营,为公众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网络为公用数据通信网。网络内的传输和转接装置可供任何部门使用,可联结众多的计算机和一般数据终端。

(2)专用数据通信网

由某一部门建立、操作运行,为本部门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网络为专用数据通信网。这种网络不允许其他部门和单位使用。例如,军队、铁路、电力等系统建立的专用数据通信网。

2.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数据通信网有如下几种基本形式。

(1)网状网与不完全网状网

网状网中的所有节点相互之间都有线路直接相连,如图1-17(a)所示。网状网的可靠性高,但线路利用率比较低,经济性差。

不完全网状网也叫网孔形网,其中的每一个节点均至少与其他两个节点相连,如图1-17(b)所示。

网孔形网的可靠性也比较高,且线路利用率比一般的网状网要高(但比星形网的线路利用率低)。数据通信网中的骨干网一般采用网孔形网结构,根据需要,也有采用网状网结构的。

(2)星形网

星形网是外围的每一个节点均只与中心节点相连,呈辐射状,如图1-18(a)所示。

图1-17 网状网与不完全网状网

图1-18 星形网与树形网

星形网的线路利用率较高,经济性好,但可靠性低,且网络性能过多地依赖于中心节点,一旦中心节点出故障,将导致全网瘫痪。星形网一般用于非骨干网。

(3)树形网

树形网是星形网的扩展,它也是数据通信非骨干网采用的一种网络结构。树形网如图1-18(b)所示。

(4)环形网

环形网是各节点首尾相连组成一个环状,如图1-19所示。

环形网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但某个节点的故障将导致全网瘫痪。

(5)总线形网

总线形网是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个公共传输通道——总线上,如图1-20所示。

图1-19 环形网

图1-20 总线形网示意图

这种网络结构需要的传输链路少,增减节点比较方便,但稳定性较差,网络范围也受到限制。

3.按传输技术分类

按传输技术分类,数据通信网可分为交换网和广播网。

(1)交换网

根据采用的交换方式的不同,数据通信网又可分为电路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有关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概念参见第5章)。传统的分组交换网是基于X.25建议的分组交换网,后来发展的帧中继网、ATM网、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和下一代网络(NGN)等均属于“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

(2)广播网

在广播网中,每个数据站的收发信机共享同一传输介质,从任一数据站发出的信号可被所有的其他数据站接收。在广播网中没有中间交换节点。

4.按网络覆盖的范围分类

基于IP的数据通信网按网络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局域网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局部区域网络,它是通过通信线路将较小地理区域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网络。局域网通常由一个部门或公司组建,其覆盖范围一般为0.1~10 km,如一幢楼房或一个单位。

(2)城域网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的覆盖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一般是一个城市),作用距离为5~50 km。

(3)广域网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内的通信传输设备和介质由电信部门提供,其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千米,可遍布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

Internet是覆盖全世界的广域网,下面简单介绍Internet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