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令轻重
2025年08月10日
邑令轻重
国初极重郎署,凡御史九年称职者,始升为主事;既而台省渐重,有大臣保荐者,得同部属出为藩臬知府,而给事、御史多从新进士除授,以故外官极轻,如程篁墩之言曰:“国家初以他途授令,至宪宗始重亲民之任,乃以第三甲进士为之,然久袭重内轻外之说,自任其劳,受人之挫,任是职者情多不堪。”罗一峰之言曰:“人中进士,上者期翰林,次期给事,次期御史,又次期主事,得之则忻,其视州县守令,若鹓鸾之视腐鼠,一或得之,魂耗魄丧,对妻子失色,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盖当时邑令之轻如此。自考选法兴,台省二地非评博中行及外知推不得入,于是外吏骤重,而就中邑令尤为人所乐就。盖宦橐之入,可以结交要路,取誉上官。又近年乙酉科以后,令君悉充本省同考,门墙桃李,各树强援,三年奏最,上台即以两衙门待之,降颜屈体反祈他日之陶铸;而二甲之为主事者,积资待次,不过两司郡守,方折腰手板,仰视台省如在霄汉,其清华一路,惟有改调铨曹,然必深缔台省之欢,游扬挤夺,始得入手;而三甲进士绾墨绶出京者,同年翻有登仙之羡。亦可以观世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