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小学生都要学会认识时钟
每个小学生都要学会认识时钟
妞妞今年刚上一年级,虽然学校强调要准时到校,妈妈也每天按时叫她起床,但她总是磨磨蹭蹭,妈妈看着都着急,其实妞妞每天起床很早——7点,但是在穿衣服、刷牙、洗脸上总是慢吞吞。妞妞妈妈经常出门前在门口一个劲儿地催,但她还是动作缓慢,像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
就算妈妈告诉她,现在墙上的时钟已经显示8点了,但她还是不急不躁。后来,妞妞告诉妈妈,自己根本不认识时钟,妈妈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妞妞拖拉磨蹭的原因,因此,妈妈决定先让妞妞学习认识时钟。渐渐地,妞妞有了时间观念。
不得不说,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小学生,他们做事、学习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真的很让人着急。他们自己也总是因为缺乏时间观念而迟到、时间不够用,其实,这些小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些行为观念,是因为对时间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不知道时间的道理,就比如案例中的妞妞,她并不知道八点是什么意思,因此,即便妈妈强调了很多遍,她依旧紧迫不起来。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已经认识到时间管理对于提升效率的重要性,成长中的小学生虽然还未步入社会,但是也必须及早学习时间管理,因为善于管理和规划自己时间的人,往往做事效率更高、行动力更迅速。小学生培养时间观念的第一步是认识时间,而认识时间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基础的就是借助时钟。
实用解决办法
1.先了解基本的数字概念
这是认识时钟最基础且最关键的一步,你只有了解和熟悉0~60的所有数字,才能快速认出时钟上的时间。
2.“搭脚手架”法
所谓“搭脚手架”,是一种认识时钟的概念,你可以先从认识小时开始,再认识分钟,最后是小时和分钟结合认识。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下面3个步骤:
第一步:认识小时
在时钟上,长的指针表示的是分钟,短的指针表示的是时钟,
认识小时,你要保持分钟指针位置不变——保持在12点的位置,此时,短指针指向的数字,就是几点。
你可以移动时钟指针的位置逐渐练习。
第二步:认识分钟
现在,你需要解读的是两个数字,关键还是两个计数区间不一样的数字。
在时钟上,代表“1”的小格子,在分钟上,就代表“5”了。
第三步:时钟与分钟同时认识
你要先看短的指针,确认好小时,再看长的指针,确认好分钟。然后再将时钟先读,分钟后读的顺序表达出来。
3.将时间认识引入学习和生活
比如,你允许自己只能玩15分钟的游戏,15分钟后必须关电脑,那么先在时钟上确认当前时间,再在分针扫过15分钟后关掉电脑。如果你能遵守这一个约定,可以给自己一个奖励。
在购买钟表的时候,最好买那些有表盘的指针式钟表,而不是一目了然的数字表,这样,能在生活中有意无意中更好地认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