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慌里慌张——凡事提前准备能节约时间
总是慌里慌张
——凡事提前准备能节约时间
丹丹今年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说要来家里做一次家访,妈妈想让女儿来接待老师,因为在这之前,她也一直有意训练孩子接待客人的能力,而且这次来的客人是老师,如果丹丹能谈吐大方、彬彬有礼地与老师交谈,对于提升丹丹的自信是十分有帮助的。
不过,妈妈担心一点,丹丹毕竟还小,如果不给予指导的话,可能还是会手忙脚乱,所以,老师来的前一天,她就告诉丹丹,老师要来家里做家访,希望丹丹来做这次接待的主人。这是为了让丹丹有个心理准备。
接着,她告诉丹丹,老师来了之后,要热情打招呼和迎接,将老师引进客厅,然后问询老师的口味,为老师准备茶点。最后,明确老师家访的目的,与老师大方交流。而这个过程中,父母也会接待,但主要接待任务还是交给她。
丹丹果然没有让妈妈失望,老师第二天做完家访告诉她,丹丹是个很懂事乖巧的孩子,而且,才只有7岁,就能如此待人接物,确实很难得。听到老师这样的赞美,丹丹更开心了。
案例中的丹丹妈妈是个有心人,她让孩子做接待客人的小主人,并告诉孩子做足准备工作,不但给予了孩子实践的机会,也避免孩子因经验不足而受挫。生活中的孩子们也可以采纳丹丹妈妈的建议,向丹丹学习。
凡事提前准备能防止慌里慌张,节省不少时间。在家庭中,有不少小学生总是有做事慌里慌张的毛病,明明说好第二天全家郊游,但是到了目的地却发现不是少带这个就是忘了那个;上学到了学校后总是忘带课本;学习上毫无计划性,学习效率也不高……其实,这些小学生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完全是缺乏计划性的表现,如果不加以纠正,久而久之,会造成总是浪费时间、效率低下的结果。
为此,作为小学生的你有必要培养自己做事的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制订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才能减少失误、保证效率。
实用解决办法
1.养成凡事做计划的习惯
多小的事情,都要有做计划的意识,这道工序不是简单的程序,不仅是锻炼你做事严谨的一种手段,也是让你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处理能力的机会,是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
2.检查你的计划
在制订了计划后,你还要仔细检查,并完善计划,分析什么遗漏了,什么可能没必要。
3.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制订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就等于找到了促进学习进步的金钥匙。制订严格的学习计划,养成守时、有序、高效的好习惯,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从人生成功的角度讲,统筹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而这种素质只能在从小就习惯制订具体的计划并严格执行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