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整天待在屋子里——经常接触大自然能调节心情

我不想整天待在屋子里
——经常接触大自然能调节心情

最近,上四年级的娜娜因为好朋友阳阳要转学了而心情很不好,她的爸爸陈先生发现了女儿的异样,于是在一个周末带着娜娜来到郊外骑自行车散心。

途中,娜娜告诉了爸爸心情不好的原因。陈先生安慰娜娜说:“爸爸理解你的心情,你们这个年纪,拥有一份真正的友情很不容易,我相信阳阳也很珍惜你们的友谊。但是娜娜,你想想,你这样一天闷闷不乐的,不仅影响学习,对自己身体也不好啊。其实现在的通讯这么发达,打电话、微信、视频都能见到她,你不必难过。”

“嗯,是啊,今天跟爸爸出来走走,人好多了。”娜娜说。

“以后等你有时间,我会经常带你出来的,置身于大自然、爬爬山、看看水,心情肯定能好很多。”

果然,和爸爸回家以后,娜娜又和以前一样,脸上总挂着笑脸,学习也有劲儿了。

在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在学习、人际交往上,难免发生一些不快,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一定要找一个发泄的出口。多去大自然中走走能帮助你调节身心,获得能量。

对于已经有了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学生来说,大自然是你学习、体验、观察、探索的最好场所。在这里,你可以丰富知识、增长体验、提高观察力,专注力也能更得到很大的发展。

教育专家指出,经常在大自然中嬉戏、玩耍的孩子专注力更高、学习能力更强,如果一个孩子成天被关在狭小的房间内,容易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中变得郁郁寡欢,不仅会缺乏专注力,还会损伤其身心健康。

因此,每个小学生都要努力将自己从闭塞的空间里解放出来,要多创造条件去感知自然,体会自然的美丽和乐趣,在自然的怀抱中健康成长,提高感受力与专注力。

实用解决办法

1.业余时间多去大自然中走走

出于安全考虑,你最好和父母或者其他同学一起,多去大自然中走走,从而舒缓压力、忘却烦恼。大自然的美景能扩大胸怀,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一旦走入大自然,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当中去。比如,到草地上躺躺,到大树下睡一觉,品尝一下清泉,还可以钓鱼、赏花,或者只是呼吸品味大自然中的气息……

2.条件不足的话,可以选择城市公园

有条件的话,最好到真正的大自然当中,比如郊区。如不具备条件,可考虑到城市公园等人造的自然风光中去。

不过,在走入大自然之前,还得考虑时间、金钱、安全等问题,不要过分追求野生环境。

总之,随着你的身体的成长、投入大自然,不但能让身体得到放松,更能让你调节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