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课前准备听课效率更高——做好课前预习

做足课前准备听课效率更高
——做好课前预习

几个学生在一起讨论学习方法:

“我爸和我妈似乎一天都很忙,我放学回家,他们只会叮嘱我要好好学习,而从来不会花多少心思在我的学习上,更别说辅导我预习功课了。”一个同学这样谈到自己的父母。

“我爸妈倒不是,他们对我是盯得太紧了,我一回家,他们就会问我当天学了什么,这倒是一个很好的回顾、复习课堂内容的好办法,但回答完以后,我哪里还有多少时间去预习新课程?所以,我经常会觉得老师上课的内容很陌生……”

这时候,班主任也走过来加入学生们的谈话:“我认为各个层次的学生都需要预习。成绩好的,预习工作可以跳出课堂、跳出学科、拓宽视野。而对学困生来说预习更重要,否则讲课时往往会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一点自己的主动性,听课很累。而预习之后,假如这堂课上的三个知识点,他能提前弄明白一个甚至两个,那么就能较快进入课堂,听讲中也有侧重点和针对性。”

“是啊,预习和复习在学习过程中都很重要,一样都不能落下啊!……”

可能很多小学生都知道,复习在学习过程中很重要,而其实,课前预习也同样重要。

所谓预习,就是意味着在投入学习之前,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都有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就像作战时的侦察工作哪是明确,哪是暗堡,哪是最坚固的地方,哪是薄弱环节等都能通过预习了解。

当然,你预习要注意轻重详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可以花少点时间,在重要的地方,可以稍微放慢学习进程。

实用解决办法

预习的前提是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如果预习不得法,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为此,你需要掌握以下两点方法:

1.根据老师的上课方式预习

在制订自己的预习方式时,最好先想想老师的上课方式是怎么样的,或索性直接去问一下老师,你要怎么样预习。因为预习是为了课堂能听得更好,而课堂计划是由老师来制订的,所以预习也要与课堂配套起来。

2.与习题配套预习,以便查缺补漏

要注意轻重详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可以花少点时间,在重要的地方,可以稍微放慢学习进程。另外,在准备前,你可以购买一本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册。买练习本时特别注意,别买参考答案只有一个数字的那种,而要选择有详细解答过程的,这样有助于理顺思路,做错了也能弄明白为什么错,对于不懂的地方就要做出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