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静不下心来——摒除私心杂念才能好好学习

我总是静不下心来
——摒除私心杂念才能好好学习

周末这天,六年级的宁宁在房间做作业,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写不进去,甚至看到书本上的字就烦。刚好,这会儿又是邻居家小雅练钢琴的时间,他甚至能感觉到小雅敲击琴键的声音,他还听到了楼底下大妈、阿姨们说话的声音。这些声音都充斥在他的耳朵里,他再也写不进去了。

他将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在书房看书的爸爸。爸爸说:

“其实,你学习不进去是因为心不静,学习最重要的是沉下心来。可能是马上要参加小升初考试了,你害怕自己考不好。我看你这几天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下,想必都是因为这点原因吧。放下考试的压力,也许你就能心平气和了。”

故事中的宁宁为什么在学习时总是静不下心来呢?是因为外在环境太吵闹吗?当然不是,正如他父亲所说的,环境还是那个环境,只是他心中有事,才内心烦躁。

学习是一个在新的领域中的不断探求,不断进步的过程,它要求严密的思维、踏实的行动、吃苦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浮躁心态是学习的大敌,是学习失败者的亲密朋友。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一次演讲中送给青年人的一句话:“心有浮躁,犹草置风中,欲定不定。”他告诫学生要自定心神,集中精力,清除浮躁,专注功课。

的确,“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句话说的就是如果我们能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然而,真正让我们浮躁的,并不一定是外在世界的动静,还有可能是我们的“心中事”。无法让内心沉静下来是很多人学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用解决办法

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时,你该如何排除内心干扰呢?

1.尝试着让自己安静下来

如果你的心无法安静的话,你可以尝试着先换一下环境,然后闭上双眼,深呼吸,慢慢地放松,多尝试几次会好点。

2.学会在强烈的吵闹声、人多的环境中专心学习的本领

曾有伟大人物介绍过他们在大街十字路口专心看书的本领。因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无法限制的,只有依靠自己的高度自制能力,才能提高抗干扰能力。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果你是“夜猫子”型的,奉劝你学学“百灵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4.学会自我减压

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成绩的好坏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平日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去自寻烦恼呢?

总之,专注,也就是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你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当你因注意力无法集中而影响学习、倍感苦恼时,相信以上几点方法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