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真是没意思——调节内心,热爱学习才有效率
学习真是没意思
——调节内心,热爱学习才有效率
一位小学生在谈到自己的学习时说:“我从认识字开始就喜欢语文,所以在学习语文时总是得心应手,花费时间不多,收到的效果却很好。但我对数学缺乏兴趣,经常在考试中惨败。三年级以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我认为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而兴趣也绝不仅是天生注定、一成不变的。兴趣可以是与生俱来,也同样可以是后天培养的。
后来,我十分注意培养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兴趣,尝试着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尝试着从一道题中琢磨一类题的共性。这个过程开始是不自觉乃至痛苦的,但历久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在经历了一段苦不堪言的时期之后,我对数学的兴趣已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学习起来更专注了。”
从这名学生的陈述中,可以发现,兴趣是认真专注于学习的前提。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热情的态度是做任何事的必要条件。任何学生,只要具备了这个条件,都能获得成功。”一个人爱好学习,勤奋读书,就会学有所获。任何人,只要具备了学习的热情,无论外在条件多么艰苦,他们都能汲取到知识中的营养。而如果你被动地学习,那么,你只能停留在知识的储存和记忆上,而不能正确地运用它,你的学习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作为小学生的你,如果认为学习只是一种应付性活动,那么,你是不会有很高的学习效率的。对于这种情况,你有必要调节自己的内心,如果你能做到保持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那么,你一定会不断进取!
实用解决办法
1.积极期望
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习内容充满信心,相信它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它产生信心。想象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它,从而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
2.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
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
3.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培养热情
了解学习目的,是指你要明白,学习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所以要认真了解学习的目的。如果你能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培养自我成功感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什么目标,就给自己相匹配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一件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