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克制自己——培养强大的自制力
我要克制自己
——培养强大的自制力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曾做过这么一项实验。
这天,他在一所幼儿园的某个班级中,将班上的4岁孩子全部挑出来,然后,给了他们每人一块糖,并告诉这些孩子,他因为临时有事,大概20分钟后才会回来,如果谁能在20分钟内不吃这块糖,那么,等他回来后,这个孩子就能获得第二块糖,如果吃掉了就没有第二块糖了。
20分钟后,和米切尔所预料的一样,一些孩子因为嘴馋而吃掉了糖果,而也有一些孩子坚持了20分钟,他们也如愿获得了第二块糖。米切尔记下了这些孩子的名字,并对他们做了长期的跟踪调查。
等到他们高中毕业后,米切尔发现,原先那些坚持了20分钟的孩子有这样一些更为优秀的表现:他们更为认真专注、更为自信,也更积极乐观和独立;面对挫折和困难,他们能更好地应对。而那些曾经因为嘴馋而吃了第一块糖的孩子则表现得自卑胆怯、脾气急躁、嫉妒心强,而在学习成绩上,他们也远不如前一种孩子!
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一个人的自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未来。
生活中,不少小学生经常有这样的表现:上课时不是做小动作,就是窃窃私语;一回到家就看电视,一写作业就坐立不安;课外作业糊弄了事,甚至时常打折扣;喜欢吃零食,乱花零花钱……说到底,这些孩子就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你的自制力与我们所要阐述的提升时间管理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度自制的孩子往往更能克服自己的玩心,认真学习。不过,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那就是从“他制”到“自制”。你养成了一定的自制力,对于你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实用解决办法
1.培养多看书、多思考的习惯
读书和思考是培养沉稳的性格和强大的自制力的必备方法。不过,爱上读书并不是一两个月就可以做到,这需要长时间的修养和熏陶。
2.制定目标,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自制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下了决心就能获得的,你要对自己有耐心。
你可以先定一个较为合理的目标,比如,可以在第一周时每天学习1个小时,少玩15分钟,倘若做到这一点的话,第二周每天学习1个半小时,少玩20分钟,再做到这一点的话,就可以每天学习2个小时,少玩30分钟。慢慢地,你便会发现,自觉学习已经成为了你的一种习惯,而自制力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3.允许自己偶尔偷懒
自制力和我们的身体一样,也是有极限的。事实上,那些冠军运动员、获得非凡成功的生意人以及诺贝尔奖科学家,他们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不会对自己太过苛刻,也允许自己偶尔偷偷懒,允许自己犯错误。
作为小学生,你训练自己的自制力时,也不可太过苛刻,不要因一时的失败而丧失自信心,给自己一定的弹性空间,才能调整自我,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