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太多太烦琐了——运用四个步骤来划分做事顺序

事情太多太烦琐了
——运用四个步骤来划分做事顺序

东东是一名三年级学生,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一天早上,他睡过了头,眼看就要迟到了,他没吃早饭就出门了。快到学校的时候,他看到一名低年级小男孩儿摔破了膝盖,他二话不说背着小男孩儿去了附近的诊所。当东东解决完这件事进教室的时候,已经迟到了一个多小时。老师罚他傍晚打扫卫生,他欣然接受。事后,老师问东东为什么迟到,东东说:“事情分轻重缓急,虽然上学要迟到是一件急事,但小男孩儿受伤必须要马上送去就医,这是更为重要和紧急的事。”

老师听完,为东东的行为点赞。

案例中的东东不但是个见义勇为的好孩子,更在时间管理上有一套自己的心得。对于待办事项,他懂得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划分。的确,从时间管理的角度看,每个小学生都要懂得将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以此提高做事效率,让时间增值。

你可以运用4个步骤来进行更为细化的划分,这4个步骤是: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按处理顺序划分:首先是既紧急又重要的,其次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再次是紧急但不重要的,最后才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

实用解决办法

以下是对这一方法进行更为细致的了解和分析:

1.第一顺序是重要又急迫的事

这类紧急事件可能有,受伤需要紧急就医、路遇歹徒、马上上学要迟到等。这类事件一般来说,也是不易处理的,考验的是你的经验、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如果拖延的话,事情就有可能变得更难处理甚至无法处理。

2.第二顺序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这类事情有学习生活规划、问题的预防和发掘等,如果将这个领域荒废,就有可能导致事情逐渐移至第一顺序,使你的学习压力加大,成绩下滑,甚至无法挽回。

3.第三顺序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这里,最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与第一顺序区分开。你可能会产生错觉,认为这个顺序的事也很“重要”,但事实上,这只是对于别人来说是重要的,而不是对你来说。

4.第四顺序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

从某种程度来讲,如果你总是把时间浪费在上网、闲谈、玩游戏上,那就是浪费生命了。实际上,这类活动并不是愉悦身心的休闲活动,反而会让你感到空虚。

在了解了这一划分顺序后,你可以回忆一下你的生活和学习:在哪个顺序上花的时间最多?请注意,在划分第一和第三顺序时要特别小心,急迫的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重要的。其实二者的区别就在于这件事是否有助于完成你的某种重要的目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便应归入第三顺序。

另外,学习这一方法时,你要注意第二类和第三类的顺序问题,它们很容易混淆。作为小学生的你,如果总是天天忙于学习,但却效率很低,你就可以按照以上方法划分待办事项和待学习的内容,它会让你的生活变得高效,让学习不再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