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隋第十一

取隋第十一

何朝碑不足取,何独取于隋?隋碑无绝佳者,隋人无以书名冠世者,又何足取?不知此古今之故也。吾爱古碑,莫如《谷朗》、《郛休》、《爨宝子》、《枳阳府君》、《灵庙碑》、《鞠彦云》,以其由隶变楷,足考源流也。爱精丽之碑,莫如《爨龙颜》、《灵庙碑阴》、《晖福寺》、《石门铭》、《郑文公》、《张猛龙》,以其为隶、楷之极则也。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清通,汇成一局,淳朴未除,精能不露。譬之骈文之有彦升、休文、诗家之有元晖、兰成:〔1〕皆荟萃六朝之美,成其风会者也。

隋碑风神疏朗,体格峻整,大开唐风。唐世欧、虞及王行满、李怀琳诸家〔2〕,皆是隋人。今人难免干禄,唐碑未能弃也,而浅薄漓古甚矣。莫如择隋书之近唐,而古意未尽漓者取之。昔人称中郎书曰:“笔势洞达。”通观古碑,得洞达之意,莫若隋世。盖中郎承汉之末运,隋世集六朝之余风也。

统观《豆卢通造像》、《赵芬残石》、《仲思那造像》、《巩宾墓志》、《贺若谊碑》、《惠云法师墓志》、《苏慈碑》、《舍利塔》、《宋永贵墓志》、《吴俨墓志》、《龙华寺》,莫不有洞达之风,即《龙藏寺》安简浑穆,亦有洞达之意。而快刀斫阵、雄快峻劲者,莫若《曹子建碑》矣。吾收隋世佛经造像记颇多,中有甚肖《曹子建碑》者,盖当时有此风尚。其余亦峻爽。造像记太多,不暇别白论之,附叙其概。然爱其峻爽之美,亦嫌其古厚渐失,不能无稍抑之。吾尝有诗曰:“欧体盛行无魏法,隋人变古有唐风。”犹取其不至如唐之散朴太甚耳。

隋碑渐失古意,体多闿爽,绝少虚和高穆之风,一线之延,惟有《龙藏》。《龙藏》统合分隶,并《吊比干文》、《郑文公》、《敬使君》、《刘懿》、《李仲璇》诸派,荟萃为一;安静浑穆,骨鲠不减曲江〔3〕,而风度端凝,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虞、褚、薛、陆传其遗法,唐世惟有此耳。中唐以后,斯派渐泯,后世遂无嗣音者,此则颜、柳丑恶之风败之欤!观此碑,真足当古今之变者矣。

《苏慈碑》以光绪十三年出土,初入人间,辄得盛名。以其端整妍美,足为干禄之资,而笔画完好,较屡翻之欧碑易学。于是翰林之写白摺者,举子之写大卷者,人购一本,期月而纸贵洛阳,信哉其足取也!然气势薄弱,行间亦无雄强茂密之象。沈刑部子培〔4〕以为赝作,或者以时人能书者比之,未能迫近,无从作赝。子培曰:“笔法不易赝古,刀法赝古最易,厂肆优为之。”黄编修仲弢以其中叙葬处乐邑里数字,行气不接,字体不类,为后来填上;若赝作必手笔一律,因尊信之。吾观梁《吴平忠侯》、贞观时《于孝显碑》〔5〕,匀净相近,盖梁、隋间有是书体。学者好古从长,临写有益,中原采菽,无事苛求,信以传信可也。《姚辨志》虽为率更书,以石本不传,仅有宋人翻本,故不叙焉。

《舍利塔》运笔爽达,结体雍容茂密,而有疏朗之致,诚为《醴泉》之先声,上可学古,下可干禄,莫若是碑。《龙藏寺》气体相似,但稍次矣。《贺若谊》峻整略同,雍容不及,然亦致佳者也。《赵芬残石》字小数分,甚茂重,与魏碑《惠辅造像》同,字小而体画密厚。可见古人用笔必丰,毫铺纸上,岂若《温大雅碑》之薄弱乎!

唐人深于隋碑,得洞达之意者,有《裴镜民》、《灵庆池》二碑,清丰端美,笔画亦完好,当为佳本。《裴镜民》匀粹秀整,态度安和;《灵庆池》〔6〕则有腾掷之势,略见龙跳虎卧气象,尤为妙品。《九成》、《皇甫》〔7〕,佳拓不可得,得二碑可代兴矣。

《臧质》古厚而宽博,犹有《龙颜》、《晖福》遗风。《宁img》严密而峻拔,犹是《修罗》、《定国》余派。《龙山公》为虞、颜先声,《钦江谏议》为率更前导,其与《龙藏》,皆为隋世鼎足佳碑也。书至于隋、齐、周,名手若赵文深、李德林;梁、陈隽彦,若王褒、庾信〔8〕,咸集长安,故善书尤众。永叔跋《丁道护碑》曰:“隋之晚年,书家尤盛,吾家率更与虞世南,皆当时人。余所集录开皇〔9〕、仁寿〔10〕、大业时碑颇多〔11〕,其笔画率皆精劲。”盖隋碑之足赏久矣。

【注释】

〔1〕 元晖、兰成:谢朓、庾信。

〔2〕 王行满:唐高宗时人,工正书。李怀琳:唐洛阳人。太宗时待诏文林馆,好为伪迹。

〔3〕 曲江:张九龄,唐韶州曲江人,字子寿。玄宗时历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后天下称“曲江公”而不名。工诗、善书。

〔4〕 沈刑部子培:沈曾植,近代书法家,字子培,号寐叟,浙江吴兴人。清时官布政使,著有《海日楼札记》。

〔5〕 《于孝显碑》:清道光二年(1822)在陕西富平出土。唐贞观十四年(640)刻,无撰书人姓名,楷书。

〔6〕 《灵庆池》:《盐池灵庆公神祠碑》,唐贞元十三年(797)刻。崔敖撰,韦纵书并篆额。楷书。

〔7〕 《皇甫》:《皇甫诞碑》,唐正书碑刻,欧阳询书。当立于贞观十七年(643)。碑在今陕西西安。

〔8〕 庾信:北周南阳新野人,字子山。梁元帝时聘西魏,遂留长安。善行草。

〔9〕 开皇:隋文帝年号(581-600)。

〔10〕 仁寿:隋文帝年号(601-604)。

〔11〕 大业:隋炀帝年号(60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