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第十五

十家第十五

三古能书,不著己名。《石鼓》为史籀作,乃议拟之辞,《延陵墓石》为孔子题,乃附会之说。秦诸山石刻,虽史称相斯所作,亦不著名,盖风气浑厚,末艺偏长,不以自夸也。沿及汉魏,犹存此风。今汉存碑,其书人可考者,惟《武班碑》为纪伯允书,《郙阁颂》为仇绋书,《衡方碑》为朱登书,《樊敏碑》为刘懆书,《华岳碑》郭香察书,或谓“察”者察人之书,非人名也。或谓蔡邕书,然后人附会邕书太多,未必即邕也。《石经书》字体不同,自蔡邕、堂溪典外,《公羊》末有“臣赵䧕、议郎臣刘宏、郎中臣张文、臣苏陵、臣傅桢”。《论语》末题云“诏书与博士臣左立、郎中臣孙表”。《上尊号奏》钟繇书,《受禅表》卫觊书,鲁《孔子庙碑》梁鹄书,《天发神谶》皇象书,《封禅国山》苏建书,此外无考。降逮六朝,书法日工,而啖名未甚,虽《张猛龙》之精能,《爨龙颜》之高浑,犹不自著,即隋世尚不炫能于此,至于唐代,斯风遂坠,片石只碣,靡不书名,遂为成例。

南、北朝碑,书人名者,略可指数,今钩考之,凡得十六人,皆工绝一时,精能各擅者也。又“淇园”二字,为司马均书,字迹寡少,未成门户。王羲之《曹娥碑》、王献之《保母志》、陶贞白之《瘗鹤铭》,疑难遽定,不复录。《天柱山铭》为郑述祖书,《陇东王感孝颂》为梁恭之〔1〕书,《华岳碑》为赵文渊书,郑氏世其家风,梁、赵得名前代,以其隶体不周时用,并从略焉。今著正书各成一体者,列为十家,著所书碑述于后:

寇谦之《嵩高灵庙碑》

萧显庆《孙秋生造像》

朱义章《始平公造像》

崔浩《孝文皇帝吊比干墓文》

王远《石门铭》

郑道昭〔2〕《云峰山四十二种》

贝义渊《始兴王碑》

王长儒《李仲璇修孔子庙碑》

穆子容《太公吕望碑》

释仙《报德像》

十家体皆迥异,各有所长,瘦硬莫如崔浩,奇古莫如寇谦之,雄重莫如朱义章,飞逸莫如王远,峻整莫如贝义渊,神韵莫如郑道昭,超爽莫如王长儒,浑厚莫如穆子容,雅朴莫如释仙。

朱义章、贝义渊、萧显庆、释仙皆用方笔,王远、郑道昭、王长儒、穆子容则用圆笔,崔浩、寇谦之体兼隶楷,笔互方圆者也。九家皆源本分隶,崔浩则《褒斜》之遗,寇谦之则《韩敕》之嗣,朱义章则《东海庙》之后,王远、郑道昭则《西狭》之遗,尤其易见者也。十家各成流派,崔浩之派为褚遂良,柳公权、沈传师,贝义渊之派为欧阳询,王长儒之派为虞世南,王行满、穆子容之派为颜真卿,此其显然者也。

后之学者,体经历变,而其体意所近,罕能外此十家。十家者,譬道术之有九流,各有门户,皋牢百代,中惟释仙稍逊,抑可谓书之巨子矣。

【注释】

〔1〕 梁恭之:隋人,官开府中兵参军。工篆、隶。

〔2〕 郑道昭:北魏荥阳人,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仕为光州刺史。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