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帝王(一)——魏晋南朝的君主们
提起皇帝,人们脑海之中总会浮现出三宫六院、美女如云的生活图景。的确,中国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皇帝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他们凭借着沟通天人的特殊身份和对一切臣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在占有女子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权力的金字塔相反,在拥有女子方面,恰恰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形,地位越高,拥有的女子越多,反之,则越少。夏王朝时期,天子娶十二女,诸侯九女,依次递减,大夫只有一妻二妾,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甚至终生娶不上媳妇。对于周天子拥有后、妃的具体数目,成书于战国时代、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周礼》有详细的规定:“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不同等级的后、妃各司其职,“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1]后世皇帝所拥有的女子数目要远远超过周王。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认为自己功高三皇、业过五帝,改王号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将六国宫人全部收归己有,在称号上有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等,实际拥有的人数达万人之上。雄才大略、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在后宫建设方面也毫不逊色,又增加婕妤、?娥、傛华、充依等,元帝时增加昭仪之号,共十四等。三国时期曹魏的皇帝,去掉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一些具有秦汉时代特色的名称,改成贵嫔、淑媛、修容、顺成、淑妃、昭华、修仪等名称,仍有十四等之多。从名称的改换来看,汉代之后更注重后、妃的美貌与柔顺,而不像周王朝时期注重职责,这表明,后宫女子越来越成为皇帝观赏与发泄的对象。
尽管制度上的规定已经保证了皇帝在享有女色方面独一无二的特权,但皇帝们仍不满足,他们要像拥有普天之下的土地与臣民一样,要阅尽天下美色,拥有的女子远远超过制度的规定。这些女子入宫之后,只有得到皇帝的宠爱,为皇帝生儿育女,才能在后宫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如若不然,则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皇帝的面,与守寡无异。因此,后宫佳丽们使尽浑身解数吸引皇帝,这就为皇帝的荒淫、放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特别是那些继成之君与末代皇帝,没有了打江山的紧迫感,不思进取,纵情享乐,以致落得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