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后庭花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晚唐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泊秦淮》。唐朝后期,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不顾国家日渐衰败的局势,仍然歌舞升平,杜牧愤而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商女——即歌女所唱的《后庭花》,全名《玉树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的妃嫔与幸臣所作,其歌词为“丽宇芳林树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旨在称赞陈后主的两位爱妃——张贵妃与孔贵妃的美貌与华贵,像“玉树”“后庭花”一样亭亭玉立,光彩照人。公元588年,隋军濒临长江时,陈后主依然和贵妃、宫女们唱着《玉树后庭花》。后来,人们用《玉树后庭花》作为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观赏歌舞的陈后主
陈后主名叫陈叔宝,是陈朝的末代皇帝,也是南朝的末代皇帝。张贵妃张丽华家境贫穷,父亲和兄长以织席为业。陈叔宝还是太子的时候,张丽华被选入宫,侍奉龚良娣,当时只有十岁出头。陈叔宝对她一见钟情,当晚临幸,不久后怀孕,生下了一个男孩,就是后来被立为太子的陈深。陈叔宝即皇帝位之后,封张丽华为贵妃。张丽华聪明伶俐,陈叔宝对她十分宠爱。陈叔宝的父亲宣帝陈顼去世的时候,他非常悲痛,他的弟弟、宣帝的第二个儿子陈叔陵想杀害哥哥篡取皇位,就用铡药的刀猛砍陈叔宝的脖子,幸好被人救下。陈叔宝在承香殿中卧床养伤,妃子们都不能接近,唯独留下张丽华在身边侍候。
至德二年(584),陈叔宝称帝后的第二年,在宫中建了三座楼阁——临春阁、结绮阁和望仙阁,高几十丈,各数十间。窗子、壁带[5]、悬楣[6]、栏杆之类都用上好的檀香木制成,又用金、玉、珠翠加以装饰。外面挂上珍珠穿成的帘子,屋内设有宝床宝帐,装饰、玩物世间罕见,瑰丽异常,为宋、齐、梁所未有。微风吹起,香飘万里;朝霞映照,光彩夺目。楼下用石头堆积成假山,假山下有活水池,周边种上奇花异树,宛如人间仙境。陈叔宝自己住在临春阁,张贵妃住在结绮阁,孔贵妃和另外一位贵妃住在望仙阁,阁与阁之间用复道相连,以便往来。
陈叔宝常常在后宫摆设酒宴,让张贵妃、孔贵妃等八人坐在自己两边,朝中大臣江聪、孔范等十人陪坐,这十人称为“狎客”,即亲昵接近一起嬉游饮宴之人。酒宴开始,八位宠妃先在彩笺上作五言诗,十名狎客立即和诗,和得晚的就要罚酒。君臣开怀畅饮,通宵达旦。为了渲染酒宴的氛围,陈叔宝还下令挑出尤其艳丽的诗,谱上曲子,选择千百名容貌俊俏的宫女学习演唱,进行表演,直至酒宴结束。这些歌曲中最有名的就是《玉树后庭花》,另外还有《临春乐》《黄丽留》《春江花月夜》等。
自从陈霸先推翻梁朝,建立陈朝始,陈朝的疆土就日益狭小,到陈叔宝时,领土也就只和三国时的东吴相当。可是,陈叔宝沉溺于诗、酒、女色、歌舞,对于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不仅不以收复中原、统一中国为己任,也不做抵御隋朝进攻的准备,并以真命天子自居。祯明二年(588),隋文帝杨坚以儿子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八十名总管沿江而下,江边戍守的将士急忙向朝廷报告,陈叔宝说:“王气在此,齐兵三次来,周兵再度至,无不摧没。虏今来者必自败。”[7]身边幸臣也随声附和。于是,陈叔宝依然和贵妃、狎客们喝酒、赋诗、欣赏歌舞。
等到隋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城内的文武百官四处逃散,只有尚书仆射袁宪、后阁舍人夏侯公韵留守在陈叔宝身边。袁宪劝陈叔宝正襟危坐在朝堂之上,等待隋军的到来。陈叔宝说:“刀锋之下,哪里可以抵挡。我自有办法。”于是,跑到后宫内一口井边,要往井里钻。袁宪、夏侯公韵二人急忙用身体挡住井口,说,陛下你不能这样做。陈叔宝固执地将二人推开,钻到了井下。陈叔宝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被隋军逮捕的命运。没有想到的是,隋军到,往井里看看,并向下呼叫,不听有人答应,就要往井里扔石头,陈叔宝这时急忙呼喊。隋军用绳子把他拉上来。拉的时候感觉特别重,拉出来一看,原来不只是陈叔宝一个人,还有张贵妃和孔贵妃。元朝诗人陈孚曾写诗道:“泪痕滴透绿苔香,回首宫中已夕阳。万里河山天不管,只留一井属君王。”这口井的遗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寺内。不久之后,陈叔宝被带到隋朝的都城长安,结束了一国之君的生活,成为一名普通的臣民。

鸡鸣寺
【注释】
[1]《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第397页。
[2]《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第53页。
[3]《三国志》卷五《后妃传》,第156页。
[4]《宋书》卷八十《孝武十四王传》,第2064页。
[5]壁带:壁中露出像带一样的横木。
[6]悬楣:屋檐口椽端的横板。
[7]《南史》卷十《陈本纪下》,第3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