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二冯后

第三节 北魏二冯后

文明太后为北魏孝文帝的祖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辅佐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颁行俸禄,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面貌,为迁都洛阳以后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文明太后为人们所熟知的一面,她还有着人们不太熟悉的另一面。

魏孝文帝像

文明太后姓冯,出生于北燕王朝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冯朗,曾做过秦、雍二州的刺史,后因族人犯罪受到牵连被杀,冯氏也被送入宫中。冯氏的姑姑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对冯氏非常慈爱,亲自抚养、教育她。冯氏十四岁的时候,拓跋焘的儿子拓跋濬嗣位,是为文成帝,冯氏被选为贵人,后来又被立为皇后。

拓跋濬死后,皇位由儿子拓跋弘继承,是为献文帝,冯氏被尊为皇太后。可是,拓跋弘并不是冯氏所生。因为按照北魏的制度,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母亲就要被杀掉,以防止外戚专权现象的发生,这就是北魏后宫中的“子贵母死”制度。文成帝太安二年(456),拓跋弘被立为太子,他的亲生母亲李氏被赐死,养母冯氏被立为皇后。丈夫去世之后,年仅二十八岁的冯氏耐不住深宫之中的寂寞,遂与大臣李弈奸通,拓跋弘知道后,寻找机会把李弈杀了。情夫被杀,冯氏恼恨在心,加之拓跋弘并非己出,她就在公元476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派人在酒中下毒,将其鸩杀。

拓跋弘笃信黄老,不愿在皇位上久呆,早早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元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孝文帝。孝文帝出生之后便由冯氏亲自抚养,即位时年仅五岁,尊冯氏为太皇太后,让其临朝听政。冯氏行事果断,杀戮赏罚,顷刻决定,朝中大事皆由自己裁决,多不通过孝文帝。她处理朝政要与大臣经常见面,自然少不了爱情的火花。王叡与李冲便是冯氏众多男宠之中的代表

王叡出身贫贱,父亲擅长天文、占卜。王叡子承父业,文成帝时,被任命为太卜令。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冯氏临朝听政,身材伟岸、容貌英俊的王叡在众多臣子之中颇为突出,冯氏对他一见倾心,床幄侍奉之后,马上破格提拔王叡为给事中。此后,王叡常常出入冯氏卧内,仕途也一路畅通,数年之内便位居显耀,被封为中山王,内参机密,外预政事。太和二年(478),冯氏与孝文帝率领百官参观虎圈,有一只老虎破门而出,眼看就要扑到冯氏与孝文帝跟前了,身边的随从吓得四散奔逃,唯独王叡手握长戟,英勇地护卫冯氏祖孙。老虎退去,冯氏对王叡也更加爱慕,下令给王叡金书铁券,许以不死之诏。冯氏赏赐给王叡的珍玩宝物、金银绢帛不计其数,具体物件更是无人知晓,大多是在晚上二人云雨过后,装在车上,用车帷盖住,由宦官护送到王叡家中的。

王叡女儿出嫁的时候,冯氏将叡女先接入宫中,礼仪和公主、王女相仿。冯氏亲临现场,王叡与另一幸臣分坐两边,两亲家的男男女女站在东西廊下。迎亲车出发,冯氏亲自送过中门。当时的人私下里都说是天子、太后嫁女。王叡每次生病,冯氏都要亲自探望,还经常派人询问病情。王叡死后,冯氏亲自吊丧,在灵前悲痛号啕。她为王叡立祠、碑铭,令五户人家为他守墓,还在祠堂诸殿之中绘上王叡持戟捍虎的画面,旁边题上赞词。又命人谱写一首新歌《中山王乐》,交给乐府演奏。

李冲自小失去双亲,跟随哥哥长大。他深沉有大量,善于交游,不好杂戏,声誉很好。孝文帝初年,为秘书中散,掌管宫禁之中的文章,敏捷聪慧,冯氏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很快将其提升为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当时在社会基层实行宗主督户制,宗主多隐瞒户口不报,三十、五十家才算做一户,大大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李冲上书,建议实行三长制以征收赋税。冯氏看了,拍案叫绝。对李冲的感情日益升温,每月给他的赏赐多达几十万,又把皇宫中的珍宝、御物偷偷地送给他装饰宅院,别的人都不知道。李冲家里一向清贫,有了冯氏的赏赐,财富指数直线上升,很快成为朝中的富户。

冯太后的永固陵及孝文帝的万年堂位置图

冯氏对自己的情夫虽然百般宠爱,但不放纵,所以并没有因此影响朝政。不过,对于自己红杏出墙的行为,冯氏到底还是心虚,总害怕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她只要稍微怀疑哪个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就寻找机会把他杀掉,有时甚至株连九族,因此制造了不少冤案。冯氏崩于洛阳皇宫太和殿,时年四十九岁,被追谥为文明太后。

孝文幽皇后冯妙莲,是文明太后的侄女。文明太后为了能够让娘家人世代贵宠,就在哥哥冯熙的女儿中挑选了两个长得漂亮、性格温柔、气质高雅的带入宫中,安排在孝文帝身边。冯妙莲是其中之一,当时只有十四岁,很有姿色,妩媚动人,孝文帝对她宠爱有加。可是,好景不长,冯妙莲患了一种怪病,久治不愈。文明太后只好将冯妙莲遣送回家,在家庙中做尼姑。太后冯氏的另一位侄女进宫后就去世了。这两个侄女都没有完成文明太后交给的使命,文明太后就又在冯熙的女儿中选了冯媛入宫。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为文明太后服完三年丧,立冯媛为皇后,待之甚厚。

冯妙莲被遣送回家后,孝文帝仍然十分想念她,文明太后死后,孝文帝又多方打听冯妙莲的情况。当得知冯妙莲的病已经痊愈,就派宦官双三念前去探望,不久又把她接到洛阳。冯妙莲第二次进宫,孝文帝对她的宠爱有增无减,其他宫人很少能够见到孝文帝的面。孝文帝封冯妙莲为左昭仪,位置仅次于皇后。冯妙莲的到来,转移了孝文帝的注意力,皇后冯媛明显感到孝文帝对自己的冷落。冯妙莲自认为比冯媛年长,先冯媛入宫,又得孝文帝专宠,有恃无恐,不把冯媛放在眼里,见了冯媛也不行妾礼。冯媛虽然不是生性妒忌之人,心里也不是滋味,时常表现出对冯妙莲的不满。冯妙莲觊觎皇后的位置,就在孝文帝跟前百般诋毁她。太和二十年(496)七月,冯媛被废为庶人。次年,冯妙莲被立为皇后。

孝文帝晚年频频南征,冯妙莲就与宫官高菩萨淫乱。孝文帝在汝南病重,冯妙莲更加肆无忌惮,以宦官双蒙为心腹,公然与高菩萨通奸。彭城公主是宋王刘昶的儿媳妇,年轻守寡,北平公冯夙是冯妙莲的同母弟,想娶彭城公主为妻,冯妙莲向孝文帝求婚,孝文帝答应了。可是,公主不愿意嫁给冯夙,冯妙莲就想强迫公主屈从,便定好了举行婚礼的日子。公主于是秘密地带着婢女、侍从十余人,乘车冒雨,赶到孝文帝的驻军地。见到孝文帝,公主说明不愿意嫁给冯夙的来意,又陈述了冯妙莲与高菩萨淫乱宫中的丑行。孝文帝听了,非常吃惊,想不到平日里对自己情意绵绵的皇后竟然作出这样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但还是不太相信。彭城公主走后,冯妙莲怕孝文帝知道自己的丑行,心中担忧害怕,就求女巫诅咒孝文帝一病不起,许诺一旦她使自己能像文明太后一样辅佐小皇帝,临朝听政,就会重赏。

北魏洛阳城遗址

孝文帝从汝南回到洛阳,先审高菩萨、双蒙等,问得事实真相。晚上,孝文帝因病躺在含温室,让高菩萨等人站在门外,然后命人把皇后叫来。冯妙莲进门之前,孝文帝下令搜身,如果身上有寸刃便斩。冯妙莲哭着磕头道谢,孝文帝才让她坐在东厢,距自己两丈多远。孝文帝先让高菩萨等人陈说了与冯妙莲私通的经过,又对冯妙莲说:“把你的妖术也一一道来。”冯妙莲要求屏退左右,只留下一名侍卫,用棉花塞住耳朵。至于冯妙莲对孝文帝说了些什么,无人知晓。按照以往的惯例,冯妙莲应该被废,但是孝文帝出于对文明太后的孝心,没有立即把她废掉。他临死之前对弟弟彭城王元勰说:“长久以来,皇后违背妇德,自绝于天,我死之后赐她自尽,以皇后礼仪下葬,以掩盖冯家的过失。”孝文帝死后,北海王元祥宣读遗诏,长秋卿白整等人授药于冯妙莲。冯妙莲不肯喝药,说:“皇上不会这样做的!是你们想害我。”白整等人强行把药灌到她的嘴里,冯妙莲中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