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术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 还精补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房中术

性,一个中国人对之敏感而又讳莫如深的话题,就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脸不红心不跳地谈论的话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性禁锢还没有形成,人们对性的认识也相当地开放,甚至公然谈论。曹操一生喜爱美色,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一爱好,他广招方术之士,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都能行“御妇人术”[1],而左慈也“晓房中之术”②,曹操把他们请到邺城,向他们请教,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用宫女试验,发现的确行之有效。他还经常和手下互相交流经验。他的儿子曹植也说:“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③邺中的官僚、贵族也纷纷效仿,左慈、甘始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效应。曹操所热衷的“御妇人术”“房中之术”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性学”。从汉代开始,一直被称为“房中术”。

房中术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二元宇宙观。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宇宙是由两种相互对立的力量——阳和阴相互作用而成。天与地、昼与夜这些最基本的自然现象被赋予阴和阳的属性,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是阴阳两种力量此消彼长的结果。男人和女人也是自然界中的一对矛盾体,是相互对立的双方,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男人和女人都需要在后代的身上完成自我生命的延续,实现的方式就是男人与女人性交,以阴阳互感、互相激荡的方式进行。

葛洪炼丹井

第一节 文本介绍

相对于汉代及汉代以前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房中术著作是非常丰富的,以专著形式保留下来的有葛洪的《抱朴子》、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褚澄的《褚氏遗书》和作者尚待进一步考证的《黄庭经》;以辑本保留下来的有《素女经》(含《玄女经》)《素女方》《玉房秘诀》《玉房指要》和《洞玄子》等,还有许多著作有目无书。

葛洪,字稚川,东晋时期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葛洪自小喜欢神仙导养之法,本族中的一位祖父葛玄,三国吴时得道成仙,自号葛仙公,把自己终身研制的炼丹秘方传给了弟子郑隐。葛洪拜郑隐为师,学得葛玄的炼丹之法。当时的南海太守、上党人鲍玄,精于医学与方术,葛洪又拜鲍玄为师,鲍玄觉得葛洪是个可造就之才,还把女儿嫁给了他。晚年的葛洪,只想炼丹以求长寿,于是到出产丹药的交趾郡罗浮山上炼丹。葛洪深晓炼丹之术,又兼通医学,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其代表作是流传至今的《抱朴子》内、外篇,这本书因其自号抱朴子而得名,其中内篇主要是讲长生之道,里面有许多关于房中术的论述。另外,根据《隋书·经籍志》和《旧唐书·经籍志》的记载,葛洪还写过专门的房中术著作《玉房秘术》,《新唐书·艺文志》也载有《葛氏房中秘术》一书,可惜的是,这些书都已经亡佚了。现在,我们只能从《抱朴子》内篇中了解他的房中术思想了。

陶弘景像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生活于南朝齐、梁时期。十岁的时候,得到葛洪撰写的《神仙传》一书,爱不释手,昼夜研读,便有志于养生之道。曾官至奉朝请,齐永明十年(492),辞官归隐于句容县之句曲山,常对人说:“这座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方圆一百五十里。汉代的时候咸阳人三茅君得道,掌管此山,所以这座山又叫茅山。”他在山中立馆,自号华阳隐居。陶弘景遍历名山大川,寻访仙药,精通阴阳五行、医术本草,著述颇丰,有《效验方》《太清草木集要》《太清玉石丹药要集》《药总诀》《肘后一百方》《神农本草经集注》《养性延命录》等,大都散佚失传。保存至今的著作中最能体现他养生思想的是《养性延命录》,他搜集上自神农黄帝下至魏晋之际的养生著作,取其精要,删其繁芜,分门别类,编集成书,即《养性延命录》。该书分上、下两卷,上篇分教诫、食诫、杂诫忌禳害祈善三篇;下卷分服气疗病、引导按摩、御女损益三篇,下卷特别是御女损益篇中有许多是房中术的内容。

褚澄,字彦道,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活于南朝宋、齐年间,出身高门,所往来的都是皇亲国戚,母亲是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吴郡公主,自己娶宋文帝的女儿庐江公主,女儿又嫁给东昏侯萧宝卷,被封为皇后。他一生历官清贵显要,还擅长医术,齐武帝萧道成的爱子豫章王萧嶷在从江陵到建康的路上得病,眼看病情日益加重,萧道成愁容满面,听说褚澄医术高明,就召褚澄来为萧嶷治病,褚澄药到病除。褚澄著有《褚氏杂药方》与《医论》等书,可惜都已亡佚,现存的《褚氏遗书》是唐朝人根据他墓中的石刻整理而成的。该书共分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辩书、问子十篇,其中受形、精血、问子是有关房中术的论述。

《黄庭经》是我国气功养生学的经典之作,被历代方士称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黄庭经》分《黄庭外景玉经》《黄庭内景玉经》和《黄庭中景玉经》三种,《黄庭中景玉经》晚出,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黄庭内景玉经》与《黄庭外景玉经》的成书时间也不同,《外景经》出于魏晋之际,《黄庭内景玉经》相传为西晋魏妇人华存林从景林真人处取得秘藏草稿撰写而成,经过学者们的考证,《黄庭内景玉经》最晚东晋时期已经成书,经过杨羲、许谧等人的增益而成;此后,《黄庭经》才有内、外之分。《黄庭外景玉经·长生章》与《黄庭内景玉经·琼室章》中都有关于房中术的论述。

除此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大量的专门的房中术著作。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遐览》中录有不少房中术的著作,如《玄女经》《素女经》《彭祖经》《容成经》《元阳子经》《六阴玉女经》等。《隋书·经籍志》医方类中录有《彭祖养性经》一卷、《玉房秘诀》十卷、《黄帝素问女胎》一卷、《素女秘道经》一卷(并《玄女经》)、《素女方》一卷、《郯子说阴阳经》一卷、《序房内秘术》一卷(葛氏撰)、《玉房秘诀》八卷、《徐太山房内秘要》一卷、《新撰玉房秘诀》九卷等房中术专著,另外还有《养生注》十一卷、《养生术》一卷(翟平撰)、《龙树菩提养性方》一卷、《养身经》一卷、《养生要术》一卷、《养生传》二卷、《帝王养生要方》二卷(萧吉撰)、《彭祖养性》一卷等养生著作,里面当有不少的房中术论述;五行类中还录有《阴阳婚嫁书》四卷、《杂阴阳婚嫁书》三卷、《嫁娶阴阳图》二卷、《阴阳嫁娶图》二卷、《嫁娶房内图术》四卷、《六甲贯胎书》一卷、《产乳书》二卷、《产经》一卷、《推产妇何时产法》一卷(王琛撰)、《推产法》一卷、《杂产书》六卷、《生产符仪》一卷、《产图》二卷、《杂产图》四卷等有关婚前性教育、优生优育等方面的专著;医方类中还录有《黄帝养胎经》一卷、《疗妇人产后杂方》三卷等关于保胎、产妇疾病治疗的著作。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房中术的著述是非常丰富的,且涉及面非常广泛。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著作都亡佚了,其中个别著作的部分论述因日本学者丹波康赖所编集的《医心方》而得以保存下来。

丹波康赖是一位具有中国血统的日本医师,他收集了唐代及唐代以前的医学著作几百种之多,挑出这些书中的精要论述,分门别类编集成书,这就是中国和日本医学界的重要医学史料《医心方》。该书从公元982年开始编集,984年完成,历时两年。在这之后的几个世纪中,只有手抄本传世。公元1854年,日本医师多纪元坚以抄本为基础,出版了雕版本。丹波康赖与多纪元坚表现出了日本学者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丹波康赖原封不动地抄录了中国医书中的相关段落,即使明显的讹误、脱文与重出也不加任何改动,每条文字都注明出处,有些地方还有编者的按语;多纪元坚的翻印本也保持了这一风格,所以《医心方》保留了唐代抄本的原始特色。《医心方》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巨著,共分三十卷,其中第二十八卷《房内》是专门的房中术著述汇编,下面分三十个子目。

尽管这样,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房中术的论述仍然散布在这些子目之下,很难了解其全貌。清末民初的学者叶德辉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发现有五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房中术著作被广为引用,于是他将这五种书从《医心方》中辑录出来,于1914年在《双梅景暗丛书》中发表了这五种书的辑本。这五种书中的四种便是《隋书·经籍志》所录的《素女经》(含《玄女经》)《素女方》《玉房秘诀》《玉房指要》,另外一本是《洞玄子》,这本书《隋书·经籍志》未载,但从其风格和概念来看,属于六朝时期的文献。这五种辑本中,《洞玄子》显得比较完整;《素女经》和《素女方》有少量的缺文;《玉房秘诀》和《玉房指要》则缺文较多,只保留了一小部分。这五种辑本连同上面所介绍的四种专著成为我们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房中术的主要文本依据。

第二节 房中术的主要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房中术的内容主要包括性行为的重要性、优生优育、性病的治疗等几个方面。

关于性行为的重要性,《洞玄子》认为,天地所生万物之中,人是最为尊贵的。人所崇尚的莫过于性欲,因为这是天地阴阳自然的、内在的要求。葛洪从反面阐述了这一道理,他说人不可以没有性生活,如果阴阳不交,就会血脉不畅,导致多种疾病,不会长寿。《素女经》中黄帝与素女的一段对话也说明了这一点。黄帝问素女说:“我以后不想再过性生活了,可不可以?”素女说:“不可以。天地有开有闭,阴阳有施有化,人要遵循天地阴阳的法则。如果不进行性生活,欲望得不到宣泄,隔断男女之间的交接,用什么来补充精气呢?进行性生活,吐故纳新,是自我补充的一种方式。阴茎不动就会死,所以要经常运动,经常运动而不泄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还精,还精以补益身体,就是长生之道。”

《洞玄子》书影

性行为虽然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要得法有节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如果能够完全按照房中术的要求去做,就可以成神仙,移灾解罪,转祸为福,当官的得到升迁,做生意的赚大钱。葛洪认为这纯属胡说八道,是一些人夸大了房中术的作用。房中术,做得好的可以治小病,次的只可以避免虚耗而已,作用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转祸为福或得道成仙。人不可以不进行性生活,但也不能纵欲,如果不节制地进行性交,就会折寿。《黄庭经·长生章》中也说“长生至慎房中急”,即探求长生之道,最要注意的是不要纵欲。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许多疾病就会接踵而至,犹如叶去树枯,再也不可能拥有强健的体魄。陶弘景也反复强调性生活必须适度,他认为人的长相、智商是天生的,而身体的强弱、寿命的长短却由人自己掌握。母亲在怀孕期间,胎气充实,生下来的时候母乳充足,长大后不贪吃,成年后不纵情声色,性生活有节制,就会身体强健而长寿;母亲在怀孕期间,胎气虚耗,生下来的时候母乳不足,长大后贪吃,成年后纵情声色,性生活无节制,就会身体孱弱、生命短促。上古时期的长寿之人,遵循阴阳法则,饮食有节、起居有度、不随便性交,所以身体能够和精神同生死,终享天年,长命百岁。

伏羲女娲图

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一套优生优育的理论与具体操作方法。《褚氏遗书》认为生育的最佳年龄是男子在三十岁之后,女子在二十岁之后。齐建平王的妃子、姬妾等个个美丽漂亮,可就是不生孩子。建平王又选择未到二十岁的良家女子为他生子,还是不能如愿。建平王非常苦恼,就问褚澄说:“生孩子有方法吗?”褚澄说:“生孩子一定要在适当的年龄,男子虽然十六岁已经开始排精,但一定要到三十岁才娶妻;女子虽然十四岁已经开始有月经,但一定要等到二十岁才出嫁。这是因为要等到阴阳之气完全充实才能性交,性交怀孕,孕育生子,孩子一定健壮长寿。现在你所纳的女子都不到二十岁,刚来月经,就已经接近男子,阴气早泄,还没有完全充实而受伤,所以虽然性交而不会怀孕,怀孕也不会孕育,即使孕育成子,也身体脆弱不会长寿。”父母的年龄、体质对子女也有影响,父亲年龄小、母亲年龄大,生的女孩身体一定羸弱;母亲正当年、父亲年老,生的男孩身体一定羸弱。

麒麟送子图

生孩子还要注意具体时间的选择,陶弘景认为要想让生下来的孩子长寿、鲜明、富贵,一定要选取合适的时间。人生下来,形体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尊卑贵贱之分呢?就是因为父母交合的时间不同。交合时间与时节不相合,生下来的孩子是中人;交合时间与时节相合,却和天上的二十八宿不合,生下来的孩子是中上等人;交合的时间与二十八宿、时节都不相合,生下来的孩子就是凡夫俗子;交合的时间与二十八宿相合,不仅生下来的孩子富贵,对父母的身体也有好处。一月之中,最好的日子是三日、五日、九日、二十日,这是王、相之日。人应在王相之日的半夜后、鸡鸣前交合。如果想生男孩,要等到女子月经断后的第一、三、五天,选择其中的王、相日,夜半之后,男女交合,并且生下来的男孩一定长寿、贤明。《洞玄子》也认为想生孩子,要在女子月经断后进行性交。断后的第一天、第三天怀孕生男孩,断后的第二天、第四天生女孩;第五天之后,则徒费精力,不可能怀孕。

女子成功受孕之后,在怀孕期间还有许多注意事项,以自身的行为来影响腹中的孩子,《洞玄子》首先提出了“教胎”的概念,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胎教”仅一步之遥。《洞玄子》指出,女子怀孕之后,一定要做好事,不要看不好的颜色,不要听肮脏的话,不要有贪欲,不要诅咒别人,不要骂人,不能受惊,不要劳累,不说狂妄的语言,不要忧愁,不要吃生、冷、酸、滑、热等食物,不要坐车乘马,不要登高,不要临深,不要下坡,不要快走,不要吃药,不要针灸;要端心正念,常听经书。生下来的孩子不论男女,一定聪明智慧,忠诚贞良。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许多治疗男女性病的方法,也留传下来许多药方。如《洞玄子》中所记载的治女子阴冷的药方两副:其一是用石硫黄二分、青木香二分、山茱艾二分、蛇床子三分四种药研磨成末,性交之前在阴道之中放少许,不能过多。其二是把石硫黄末三指撮放入一升开水中稀释,洗阴部。

这一时期房中术的主旨是还精补脑。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释滞篇》中指出:“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损伤,或以攻治众病,或以采阴益阳,或以增年延寿,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一事耳。”陶弘景也认为“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不可不忍,不可不慎”。“可是人在少壮的时候不知道这个道理,知道这个道理也不能身体力行,到老了才知道,那个时候就已经晚了。即使这样,晚年时候能够做到,也还可以延年益寿;如果少壮时期就能做到,就有希望成为神仙。”

【注释】

[1]《后汉书》卷八二(下)《方术列传》,第27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