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案例

琳琳今年6岁了,7天前琳琳就在幼儿园感觉不舒服,有发热、轻度咳嗽,有时对老师说嗓子疼痛,测量体温37.5~38.4℃,精神欠佳、并说有点头晕、乏力,食欲也较前有所减退,偶有烦躁不安。近几天琳琳症状较前加重、精神差、感觉胸前不适。随即送往医院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做心电图示ST-T改变。

分析:根据琳琳的临床病史,其有中等发热、伴有咽痛、轻度咳嗽。首先考虑上呼吸道感染。该患儿伴有头晕、乏力、精神不佳、胸前不适,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应考虑急性心肌炎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在医院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心肌炎是由各种感染性、中毒性、结缔组织性等疾病侵犯心肌所致。本病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等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病理特征为心肌细胞的坏死或变性,有时病变也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儿童期的发病率尚不确切。

一、病因

引起儿童心肌炎的常见病毒有柯萨奇病毒(B组和A组)、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年龄和感染的急性或慢性过程。主要为发热、周身不适、咽喉疼痛、肌痛、腹泻及皮疹。心肌明显受累时患儿常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头晕及乏力等。预后大多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发生心力衰竭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灰白、皮肤发亮、四肢冷湿及末梢青紫等。

2.体征 心脏有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及奔马律,可导致心力衰竭及昏厥等。反复心衰者,心脏明显扩大,肺部出现湿啰音及肝脾肿大,呼吸急促和青紫,重症患者可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3.处理原则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到热退后3~4周,减少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一般总的休息时间不少于3~6个月,随后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药物治疗:需要住院治疗,改善心肌代谢、促进心肌恢复,可行抗病毒、改善心肌营养、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4.预防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不做剧烈运动。

(2)多接触阳光,注意天气变化时小儿衣服添减,防止感冒发生。

(3)饮食宜清淡和富有营养,忌食过于油腻及辛辣食物,不饮浓茶。

(4)仔细观察患儿心率、呼吸及面色,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本章小结

本章阐述的基本问题有:

○1.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

○2.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原则。

○3.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原则及护理。

基本要点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较高,缺损较大或者严重心脏病患儿表现为发育迟缓、体形瘦小、喂养困难、面色苍白、易感疲乏、多汗、活动耐量减少、有活动后气促,易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和肺炎,严重者早期发生心力衰竭。体检发现左胸部常隆起,青春期常延迟。有时因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法洛四联症等先天性心脏病易出现青紫并逐渐加重。室间隔缺损易并发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法洛四联症患儿每于行走、游戏时,常主动下蹲片刻,指(趾)端膨大如鼓槌状。有时可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甚至死亡;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血栓、脑脓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体格检查时,患儿生长发育一般稍落后,心前区隆起,心前区可闻及杂音。可经心电图、胸部X线、心彩超和心导管检查以确诊,一旦确诊应及时到儿童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周身不适、咽喉疼痛、肌痛、腹泻及皮疹。心肌明显受累时患儿常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头晕及乏力等。少数重症病人可发生心力衰竭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灰白、皮肤发亮、四肢冷湿及末梢青紫等。体检发现心脏有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及奔马律,可导致心力衰竭及昏厥等。一旦怀疑上述症状应马上通知患儿家长及时送医。

思考与探索

1.简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怎样能够早期发现儿童有先天性心脏病?

2.简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要点。

3.简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