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鼻  炎

第三节 鼻  炎

鼻炎是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因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刺激物刺激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导致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受损,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典型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头昏等。

鼻炎不单只是影响鼻子,同时还会影响咽喉和眼睛,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听力以及学习能力。

在健康状态下,鼻腔中可检测出以下几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微球菌等等,还有少量真菌。正常情况下,鼻腔排毒功能保证上述细菌不超过人体可承受的数量。若遇诱发因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鼻腔排毒功能降低,上述细菌得以长时间停留于鼻腔内并大量繁殖,进而引发鼻腔炎症病变。

一、病因

鼻炎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以下因素与鼻炎的发病有关。

1.气候变化 当气候变化较大时,无论是骤凉骤热均易使鼻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鼻炎。

2.环境因素 尤其是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存环境急剧变化,大气污染严重,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直接刺激鼻腔黏膜而成为引起鼻炎高发病率的主要因素。

3.局部病因 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演变成慢性鼻炎。由于鼻腔邻近器官病变或畸形,邻近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扩散到鼻腔,致鼻腔通气不畅或引流阻塞,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咽炎或腺样体肥大等。

4.滥用药物 如长期使用萘甲唑啉(滴鼻净)或服用降压药等均可引起药物性鼻炎。

5.全身因素 许多全身慢性病如贫血、糖尿病、风湿、结核、心肝肾疾病及内分泌病变均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鼻黏膜血液循环障碍而引发鼻炎。

6.遗传因素 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

二、临床表现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各型鼻炎一般均有以下临床症状。

1.鼻塞 鼻塞特点多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寒冷或静坐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可出现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多涕 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3.嗅觉下降 多为两种原因所致:其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其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4.头痛、头昏 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

5.全身表现 多数人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三、临床分型

1.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俗称“伤风”、“感冒”,有传染性,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更多见。初期有鼻内干燥、烧灼和痒感,继有打喷嚏、流大量清鼻涕、鼻塞、嗅觉减退。全身症状有发热、咽干、四肢倦怠,全身不适。鼻腔黏膜弥漫性红肿,流大量水样或黏液性分泌物(后期可为脓性分泌物)。

2.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

(1)慢性单纯性鼻炎:由急性鼻炎发展而来,可能与合并细菌继发感染、治疗不彻底和反复发作有关。主要症状为鼻堵塞,轻者为间歇性或交替性,重者为持续性,鼻分泌物增多。严重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2)慢性肥厚性鼻炎:一般认为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是长期慢性炎症、淤血而使鼻黏膜、鼻甲出现增生所致。

3.过敏性鼻炎 症状是突然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且反复发作。一年四季均犯病者叫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仅在固定的季节中发作者叫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当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内大量清鼻涕存留。

4.萎缩性鼻炎 主要病理表现是鼻黏膜、鼻甲骨膜和鼻甲骨萎缩。由于鼻组织萎缩,虽然鼻腔比较宽大,但鼻黏膜却丧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且因鼻内干痂形成,孩子仍感通气不畅。当有细菌感染时,其毒素及排泄物等产生恶臭气味。

5.干酪性鼻炎 一种罕见的鼻病。临床特征为鼻内干酪样物积聚,有恶臭,日久侵蚀软组织和骨质,发生鼻内、外畸形。在干酪样物质中发现有脱落上皮、坏死组织、化脓细胞、胆固醇结晶及霉菌样微生物。

6.药物性鼻炎 由于长期不正确地使用各种药物导致鼻黏膜的伤害,造成鼻腔黏膜持续性充血、肿胀,以致鼻塞等临床症状出现。

对鼻炎患儿平时应注意锻炼身体,尽量冷水洗脸,增强鼻腔黏膜的抗病能力,适当改善生活环境,及时增减衣服。鼻塞时不宜强行擤鼻,不要用手挖鼻,保持心情舒畅。

四、医学检查

1.前鼻镜检查 观察鼻黏膜色泽、分泌物性质、鼻甲形状、鼻道阻塞情况及有无新生物存在等。

2.鼻腔及鼻窦内镜检查 较前鼻镜检查照明更好、分辨率高、视野清晰,可以观察到许多深在、细微、不能在额镜下直接看到的结构,并能够让多个医生同时观察,资料可以即刻显示和储存。

3.影像学检查 常规首选高分辨率CT进行检查。

4.鼻功能检查 如鼻腔阻力检查、鼻声反射检查、鼻嗅觉检查等。

5.实验室检查 进一步还可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鼻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等。

五、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常规治疗可以使用鼻内糖皮质激素、鼻内用减充血剂、鼻腔清洗等方法。

急性鼻炎的治疗应多饮热水、清淡饮食,注意休息。减轻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可用感冒片或清热解毒的中药冲剂。慢性鼻炎的治疗消除致病因素是关键,积极治疗全身疾病,矫正鼻腔畸形,如鼻中隔偏曲等,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有免疫缺陷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尽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场所,并注意戴口罩。

2.中医疗法 鼻炎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时,中医称之为“鼻渊”,认为鼻炎的发病原因有:一是外在因素,多为风寒、疫气之邪侵袭鼻窍;二是内在因素,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因此,鼻炎的发生是机体的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外因与内因合而为患。中医药治疗鼻炎重视整体观念,既强调治本又兼顾治标。

3.手术治疗 部分孩子在保守治疗无效,或者鼻腔存在解剖结构上的畸形需要手术矫正时,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检查和确诊后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4.其他治疗 包括激光、冷冻、微波、射频等,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谨慎采用。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现已很少应用。

六、鼻炎预防

(1)注意环境卫生,避免粉尘长期刺激,控制室内霉菌和霉变的发生。

(2)不要使用地毯、羽毛被褥,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减少室内尘土,并且保持室内通风,经常晾晒衣物。

(3)彻底杀灭蟑螂等害虫。

(4)远离宠物。

(5)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注意保暖,特别是季节交替时,衣着应适宜,避免受凉等。

(6)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一切能引起过敏性鼻炎发作的食物,慎食鱼、虾、蟹类食物。

(7)戒除烟酒。

(8)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增强体质对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很重要,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

(9)多吃维生素B、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谷类,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坚果、小麦胚芽等,可有效调节儿童免疫功能,减缓过敏现象。除了多吃有益的食物外,有一些性凉的食物则应少吃或不吃,如西瓜、梨、椰子、白萝卜、冷饮等,太过油腻、太咸、太酸或辛辣的食物也应尽量避免食用。

(10)避免鼻腔局部长期使用减充血剂滴鼻,以免造成“药物性鼻炎”。

(11)要提防感冒,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每遇感冒鼻塞加重,应注意正确清洁鼻腔。

(12)及时矫正一切鼻腔的畸形,如鼻中隔偏曲等。

七、认识儿童鼻炎的重要性及其防治知识

小儿鼻炎的季节性比较明显,大多数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小孩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免疫机制还不完善,抵抗力相对较低,极易患上鼻炎。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室内空调长期使用,因此夏季小儿罹患鼻炎也很常见。主要症状为连续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伴有头痛。如不及时控制可诱发鼻窦炎、腺样体炎、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顽固性头痛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记忆力减退、智力发育障碍,从而影响小儿的学习和生长发育,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还会影响到面部和胸部的发育。

儿童鼻炎治疗除前述的一些方法外,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以下8个方面。

(1)一般流涕如黄浊则饮食清淡为宜,勿食辛辣煎炸食物。如果流清涕,面色苍白的,则多体虚,饮食勿过苦寒、生冷,可适当温补,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好转。

(2)多饮白开水和新鲜果汁,使鼻分泌物软化。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堵塞,若分泌量过多,可以用热水、蒸汽雾化熏鼻。

(3)老师要学会为小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一般人习惯用手绢或纸巾捏着小孩子的双鼻孔擤鼻涕,这样会造成鼻涕倒流进鼻窦和中耳,使细菌感染鼻窦和中耳,患上鼻窦炎或中耳炎。正确的方法是:依次堵住一侧鼻孔,轻轻把另一侧鼻腔鼻涕擤干净,或者回缩鼻涕至口腔再吐出。

(4)室内常通风,注意家居卫生,避免吸入过敏原,如螨虫、花粉、宠物毛发等;避免吸入刺激性的气体,如粉尘、汽车尾气、新装修居室的空气等。减少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适当时候注意戴上口罩。

(5)敏感季节居室里最好不要使用空调,注意适时开关窗,减少开窗的次数并尽量使用空气过滤器。

(6)生活要有规律,平衡饮食。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寒暖适度,预防感冒。

(7)根治病灶,彻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慢性疾病。

(8)家长不在室内吸烟,避免带孩子到吸烟的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