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
案例
小刚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最近几天总是觉得很累,不舒服,恶心,食欲不好,在幼儿园里也打不起精神。今天他从幼儿园回到家里,在厕所间发现自己小便的颜色好像比以前深,他很害怕,赶紧告诉妈妈。两周之前,小刚曾有过一次感冒,发热,喉咙痛,但是很快就好了,家长和老师也没有太多留意。现在妈妈也很担心,赶紧就带小刚去医院看病,医生给小刚做了相关的检查,发现小刚的小便里面有红细胞、蛋白质,血清补体C3水平下降,医生告诉小刚的妈妈小刚得了急性肾小球肾炎,需要住院治疗。
分析:小刚这次生病起病急,但起初的临床表现不特异,比如全身不适、恶心,因此未引起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重视,直到出现了血尿,家长才发现。实际上小刚有一个明显的前驱呼吸道感染,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小刚患了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特别是5~14岁的儿童,而小于2岁的患儿很少见,男女比例为2∶1。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大多有前驱感染,症状以血尿为主,同时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少数伴有水肿、高血压或者肾功能不全。尽管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多种病因,但是绝大多数病例属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性肾小球肾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一般为10%~20%。除了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外,其他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等均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临床表现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水肿、血尿、高血压。临床表现有轻有重,轻者可以全无临床症状,仅发现有镜下血尿,重者可在短期内出现肾功能不全。
1.前驱感染 90%病例存在链球菌的前驱感染,通常以呼吸道及皮肤感染为主。前驱感染后经过1~3周的无症状间歇期后急性起病。呼吸道感染为诱因者多见于病前6~12天,多有发热、颈淋巴结大和咽部渗出等表现。皮肤感染多见于病前14~28天。
2.典型表现 急性期常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1)水肿:70%的病例有水肿,以眼睑及颜面部为主,重者2~3天遍及全身,呈非凹陷性水肿。
(2)血尿:50%~70%患儿有肉眼血尿,持续1~2周即转显微镜下血尿。
(3)蛋白尿:程度不等。
(4)高血压:30%~80%病例出现血压增高。
(5)尿量减少:肉眼血尿严重者可伴有排尿困难。
3.严重表现 少数患儿在疾病早期(2周之内)可出现下面的严重症状。
(1)严重循环充血:常发生在起病1周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少数可突然发生,病情急剧恶化。
(2)高血压脑病:年长儿会主诉剧烈头痛,严重者可能突然出现惊厥、昏迷。
(3)急性肾功能不全:常发生于疾病初期,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一般持续3~5日,不超过10天。
4.非典型表现
(1)无症状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仅有显微镜下血尿或仅有血补体C3降低而无其他临床表现。
(2)肾外症状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有的患儿水肿、高血压明显,甚至有严重循环充血症状和高血压脑病,而尿改变轻微或尿常规检查正常,但有链球菌前驱感染和血补体C3水平明显降低。
(3)以肾病综合征表现为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少数患儿以急性肾炎起病,但是水肿和蛋白尿症状突出,伴轻度的高胆固醇血症和低白蛋白血症,临床表现类似肾病综合征。
二、实验室检查
尿显微镜下检查除多少不等的红细胞外,可有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疾病早期可见较多的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并非感染,尿蛋白可在+~+++之间,且与血尿的程度相平行。外周血白细胞一般轻度升高或正常,血沉加快。80%~90%的病人血清补体C3下降。持续少尿、无尿者,血肌酐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尿浓缩功能也受损。
三、治疗和护理
本病无特异治疗。
1.提供适宜的环境,保证休息及限制活动 急性期需卧床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可下床做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以上学,但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方可恢复正常的体力活动。
2.控制饮食 对有水肿、少尿、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及水的摄入。食盐以60mg/(kg·d)为宜。除少尿或者循环充血外,一般不必严格限水,限水的时候水分一般以不显性失水加尿量计算。有氮质血症者应限蛋白质的摄入量,可给优质动物蛋白0.5g/(kg·d)。应给予患儿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低盐饮食。因为低盐饮食味道欠佳,可以利用糖、醋及其他调味品弥补低盐造成的味道不足,以保证食欲和进食量。
3.抗感染 有感染灶时用青霉素10~14天。
4.对症治疗 可根据症状采取对症处理。
5.加强心理护理 多与患儿进行交流、游戏,消除紧张心理。提供床上娱乐物品,如图书、电视机等,以减轻因卧床时间较长而引起的焦虑。对年幼儿最好能24小时有家长陪伴,以增强安全感。
6.定期复查 出院后定期复查,每周到医院查1次尿常规,病程2个月后改为每月查1次,随访时间至少为半年。
四、预防
防治感染是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根本。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1~3周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及时发现并治疗本病。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运动项目,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防病能力。
2.注意清洁卫生 经常沐浴,更换衣裤,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可大大降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
3.减少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发生 若发生感染性疾病,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及脓疱疮患儿应及时使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或其他敏感抗生素治疗,对于一些慢性感染病灶,如扁桃腺炎、咽炎、龋齿及中耳炎等,应尽早彻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