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同音字
第三节 同音字
同音字是字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一组字。因为它们字音相同,人们容易误用,而误用了它们,轻则造成词不达意,重则引起误解,妨碍交际。请看下列词语:
1、中点 1、终点
2、致癌 2、治癌
3、越剧 3、粤剧
4、向前看 4、向钱看
5、切断食指 5、切断十指
6、娇气十足 6、骄气十足
7、全不合格 7、全部合格
8、不知所措 8、不知所错
以上每组词语只差一个同音字,意思就大不相同了,有的甚至截然相反。如果在该用甲字的地方误用了乙字,势必造成误解。试想如果教师在数学试题中,把“在某线的中点相遇”误写成“在某线的终点相遇”;如果报纸把“黄曲霉素能致癌”误印“黄曲霉素能治癌”;岂不造成严重后果?据调查发现,某医学院的学生实习时,在诊断书上把“切断食指”误写成“切断十指”,幸亏被带队教师及时发现,才得以纠正,避免了一次事故。
在常用汉字中,同音字究竟有多少?请看统计:
常用汉字音节分布统计表

(注:常用字总数本为3500个,但其中有一些多音字,统计时必须重复计算,因此总数超出444个。)
统计说明,常用汉字中只有383个字没有同音字,其余3117个均有同音字,其中近半数有5个以上的同音。
汉语是音节有义的语言,汉字是表意功能较强的文字。数以万计的词语一般都有确定的写法,两种写法都能通用的是极少数。经验证明,人们误用同音字的原因,一是没认清字义,二是没认清词语义(包括特定的语素义)。例如有人把“无知妄说”误写成“无知忘说”,是由于他不懂得“妄”与“忘”的字义差别,有人把“名列前茅”误写成“名列前矛”,是由于他不懂得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其中“máo”的意思。原来这个成语有一个典故,据说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有人手持茅草走在队伍前面,遇有特殊情况就举草为号。因此“名列前máo”的“máo”,是“茅”草的“茅”而不是长矛的“矛”。为了避免写别字,必须认清一组同音字的字义和相关的词语义,作到字义与词语义的统一。具体作法是:
(一)分析同音字各字的字义
(二)分析相关词语的意义(包括特定的语素义)
(三)根据特定的语素义选择恰当的字
“查”和“察”是一组同音字,我们要确定“明chá秋毫”和“chá无实据”的chá该用哪个字,就应该先分析两个字的字义差别,分析两个词语的意义(包括两个chá的语素义),再根据语素义确定用字。
查
①检查、搜寻:追查、查帐、查户口
②调查:查访、查办、查询
③翻检着看:查阅、查字典、查地图
察
仔细看、调查:观察、考察、察觉、视察、察访、察看、察言观色
“查”“察”都有调查义,但“查”重在搜寻,而“察”重在仔细看。
“明chá秋毫”是说连秋天鸟兽身上长的细毛(即秋毫)都看得很清楚,常用来比喻人极精明。其中chá的意思是仔细看,故应为“察”。“chá无实据”是说经调查没有发现确实的证据,其中的chá的意思是调查、搜寻,故应为“查”。
“词”和“辞”也是一组同音字,意思又相近,在有些合成词里,两字可通用;但两字字义又有差别,在多数合成词里不能混用。
词
①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词类、词性、词义、词语、组词
②说话或诗文中的语句:台词、唱词、歌词、供词、证词、词不达义、强词夺理、义正词严、众口一词
③一种按谱填写的句式不一的语文体裁;词谱、词律、词牌、诗词、唐诗宋词
辞
①告别:辞别、辞岁、告辞、与世长辞
②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③解雇:辞退、被辞
④逃避、推却:辞让、辞谢、推辞、义不容辞、万死不辞
⑤优美的语言:辞藻、辞令、措辞、修辞、卜辞、外交辞令
“词”和“辞”都有言辞义,在一些合成词里两字相通用,如“振振有词”也可作“振振有辞”,“辞令”也可作“词令”,“辞章”也可作“词章”,“词典”也可作“辞典”;但“词”的所指比“辞”要小,两字分工明显,在专用词和很多合成词,两者不能互换,如《辞海》不能作《词海》,《现代汉语词典》不能作《现代汉语辞典》,“词不达义”不能作“辞不达义”,“强词夺理”不能作“强辞夺理”,“说辞”不能作“说词”。
由于常用字多数是多义字,而容易引起误解的往往是一两项,所以分析同音字的字义应看重分清它们相同或相近的义项。例如“词”和“辞”可着重辨析它们的言辞义,其他义项可以从略。人们误用同音字的词语总数虽然不少,但涉及到一组同音字的词语又往往只有一两个或少数几个,辨析的重点应该是它们,而不必面面俱到。
同音字分为异形同音字和同旁同音字两类,异形同音字是字形完全不同的同音字,如“中”和“终”等;同旁同音字是包含有共同偏旁的同音字,如“娇”和“骄”等;一个字和由它加添偏旁构成的合体字,也可归同旁同音字,如“度”和“渡”等。由于它们字形的差异与字义有关,所以辨析字义时应有所分别。
异形同音字既然在字形的构造上没有关系,它们的字义一般都不相同,相同的只是读音。这类字的字义差别多数十分明显,由它们构成的词语意思差别也很大,辨析的重点是词语义。如“致”有招引义,而“治”有医疗义,因此说某物能引发癌症应用“致”,说某物能医医疗癌症应用“治”。黄曲霉素能引发食道癌和胃癌,因此“黄曲霉素能zhì癌”中的zhì应为“致”。类似的有很多,“中点”和“终点”、“越剧”和“粤剧”、“向前看”和“向钱看”等。
异形同音字中也有少量在个别义项上相同或相近,这应该是我们辨析的重点。对义项相同的,要找出它们在词义的内涵上(或外延上)的细微差别,或用法上的差别(包括词语搭配上的细微差别)。例如“布”和“部”,它们的主要义项差别很大(布有宣告义:宣布、发布、布告;散布或分布义:阴云密布、星罗棋布;部有部分义:局部、上部、内部、南部;门类或次序义:部首、部门、按部就班),但两字都有安排义(布置、布局、布景、除归布新;部署)。“布”的安排义是把事物摆出来,与放置相近;而“部”的安排义是把事物的各部分按次序摆好,与配置相近。因此,“bù置工作”中的“bù”只能是“布”,“战斗bù署”的“bù”就只能是“部”。上文讲的“查”和“察”、“词”和“辞”也是这种情况。应当承认,这种辨析难度很大,没有较高的语文水平作不好,一般的字典、词典又不讲,专门辨析同义词的词典不仅少,而且也不一定适用;但这种辨析对人们帮助很大,往往是只说一两句话便可使人顿然省悟,永记在心。
同旁同音字因为有共同的偏旁,说明它们在造字上有相承关系。在汉字的结构上,在一个字上加添偏旁(如鱼和渔)是为了区别母字和分化字在意义上的差别;在一个字上加添不同偏旁(如密和蜜)是为了区别两个新字所代表的不同的词义;在一个形旁上加添不同的声旁(如园和圆)也是为了表示两个词的不同词义。因此,同旁同音字在字义上的差别一般也比较明显,容易混淆的数量很少,并且字义的差别一般与另一偏旁(母字与分化字构成的同音字,母字无偏旁)有关,不难识别。例如“妄”的意思是胡乱、荒诞不合理:妄说、妄求、妄动、妄人、妄图、狂妄、虚妄、妄自菲薄、姑妄言之、痴心妄想、胆大妄为等;“忘”的意思是不记得、在记忆中遣漏: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健忘、忘年交、备忘录、发愤忘食、公而忘私等。古人轻视妇女,所以一些表示不良品德的字加女旁,故“妄”从女;忘是心理活动,故从心。再例如“鱼”是水生脊椎动物,“渔”是“打鱼”,所以“鱼肉百姓”中的“yu”用“鱼”,而“渔夫”、“渔船”中的““yú”用“渔”。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如错/措、唤/涣/焕、棵/颗、篮/蓝、历/厉/励、陇/垄、磨/摩、密/蜜、暑/署、渝/逾、园/圆、忠/衷、躁/燥/噪、坐/座等。
不过,同旁同音字中也有少数字字义有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也容易混淆,必须注意辨别。例如“度”的本义是计量长短,引申义有计量长短的单位(如度量衡)、依照计算的标准划分的单位(如温度、湿度、经度、纬度、几度电)、事物达到的水平或境界(如程度、高度、强度、烈度)、法则(如法度、制度)、能容受的量(气度、度量、过度、置之度外)、过(如度日)、次(如一度、再度);“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引申义有过(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渡口(津渡、瓜州渡)。两字其他义项差别明显,但都有“过”的意思。因此人们在写“欢dù佳节”时每每度、渡不分。但仔细分辨就会知道,“度”的过义,是由计量义引申而来,计量的东西可长可短,可以有尽头,也可以无尽头;而“渡”的过义是由本义横过水面引申而来,江河湖海总有此岸和彼岸,总有尽头;所以“度”总是纵向去过,而“渡”总是横向而过。懂得了这些,就会知道尽管过dù时期的“dù”用“渡”,而“欢dù佳节”的“dù”却应用“度”,“虚dù”年华的“dù”应用“度”。再例如“炼”的本义是冶炼,冶炼能使钢铁优化,因此“炼”的引申义有用心琢磨使语言优化(如炼字、炼句)、烹熬炮制(如炼乳);“练”的本义是白色的绢绸,引申义有练习(如练队、练后、练功、练武、训练、排练、勤学苦练)、经验多、精熟(如练达、熟练、老练、干练、简练、凝练)。但在“精liàn”一词中,似乎用“练”固然可以,用“炼”也未尝不可。再进一步思考,会发现“精炼”与“精练”还有差别,把某种物质进一步加工提纯,应用“精炼”,如精炼花生油;把语言文字进一步加工简化,应用‘精练”。不过,语言文字最根本的法则是约定俗成,所以很多人说某“文章”语言“精炼”,也不能说错。《现代汉语词典》对这种情况是承认的。
由于误用同音字的标志是词语义(包括语素义)与字义不统一,离开具体的词语就无所谓误用不误用;所以,辨析同音字不能脱离具体的词语,这与辨析形似字是不完全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