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庙祀典研究》简介
《孔子庙祀典研究》这本书是由.孔喆著创作的,《孔子庙祀典研究》共有155章节
1
序 言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只在国子监文庙和曲阜孔子庙祭祀孔子,其他各级国立学校文庙不再举行祭祀。他的这一举措立即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刑部尚书钱唐上...
2
前 言
孔子是一位影响广泛而且深远的人物。他生活在春秋时代,在乱世之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并努力地去实践它,终究成为世界历史中引人嘱目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开创了儒家...
3
目录
目 录 序 言 前 言 第一编 孔子庙奉祀制度 第一章 奉祀人物 第一节 主 祀 主祀历史 尊 号 坐 向 第二节 配 享 配享历史 配享人物与尊号 配享位置 ...
4
第一编 孔子庙奉祀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养士,也就是培养人才。养士除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教育外,还非常重视受教育者的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圣贤。 孔子像 ...
5
第一章 奉祀人物
孔子庙奉祀孔子,也以孔子弟子和后世儒家代表人物附飨。最早附飨的是孔子弟子。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明帝到鲁国,亲诣孔子故宅祭祀,“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
6
第一节 主 祀
在孔子庙出现以前,中国就有了在学校内奉祀先圣先贤的传统,但早期学校的奉祀并非以孔子为主祀。孔子成为学校主祀的时间学者们意见不一,有必要进行一下研究。...
7
主祀历史
中国古代就有在学校奉祀先圣先贤的传统。《礼记·文王世子》说:“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可见最晚在周代时,创立学校...
8
尊 号
为了表达对孔子思想的尊崇和对孔子的敬意,历代王朝在奉祀孔子的同时不断对孔子追谥加封。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首开追谥加封孔子的...
9
坐 向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以前,主祀孔子的位置一直是坐西面东的。 东汉元和二年(85年),汉章帝亲至孔子故居阙里祭祀孔子,“帝升庙西面,群臣中庭北面,皆再拜”,...
10
第二节 配 享
配享是孔子庙奉祀的第二等、附飨的第一等,后世因孔子庙中有四人配享,所以称为四配。...
11
配享历史
最早配享孔子的是孔子最好的弟子颜回。明《陋巷志》说,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经过鲁国,“以太牢祀孔子,以颜子配享”[29]。其实早期文献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12
配享人物与尊号
颜回配享最早,早期没有尊号,唐贞观二年(628年)称先师,总章二年(669年)追赠太子少师,太极元年(712年)加封太子太师,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兖公,...
13
配享位置
孔子像居中,四配在两侧,十二哲再外 配享位于大成殿内孔子像前。唐以前,孔子坐西面东,颜子位于孔子像东北,坐北面南。孔子坐北面南后,颜子位于孔子像东南,坐东面西。...
14
第三节 配 祀
十二哲是附飨的第二等。因为此等配祀人物最终为十二人,所以称为“十二哲”。...
15
配祀历史
配祀东列之首闵损及冉雍 十二哲初期名“十哲”,始于唐开元八年。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宗命以左丘明、公羊高、何休等二十二位先儒从祀。但孔子弟子除颜回(配享...
16
配祀尊号
早期配祀十哲自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孔子弟子以来,爵位一直高于其他弟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颜子为兖公、闵子骞为费侯、冉伯牛为郓侯、冉仲弓为薛侯、冉求为徐侯...
17
配祀位置
配祀西列之首冉耕及宰予 唐代前期,孔子坐西面东,弟子坐北面南,自西依次向东排列,“设先圣神坐于庙尝内西楹间,东向;设先师神坐于先圣东北,南向;其余弟子冉伯牛、仲...
18
第四节 从 享
从享是孔子庙附飨的第三等,从享的人物与配祀人物一样也称作先贤,但配祀人物一般通称十哲或十二哲,所以先贤一般专指附飨第三等的从享。先贤本指古代的贤人,因为古代学校...
19
从享历史
孔子庙奉祀先贤始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朝廷命将孔子弟子中除先前已经列为十哲配祀外的其他弟子从祀孔子庙。从祀先贤的数目文献记载不同,《唐会要》《新唐书》作...
20
从享称号
唐开元二十七年,十哲以外弟子均加赠伯爵。宋大中祥符二年,加赠侯爵,木主都书先贤爵号姓名。金承安二年,将唐代封号一律改为国侯,普升一等。明嘉靖九年,取消爵号,木主...
21
从享位置
先贤奉祀在两尻内的前端。 从享先贤表 续表 续表 ...
22
第五节 从 祀
先儒本来泛指古代的儒者,后来又专指因阐发儒学而被从祀在孔子庙的著名人物,是孔子庙附飨的第四等。...
23
从祀历史
先儒从祀历史经历了传经之儒、传道之儒和行道之儒的发展演变。 文庙附飨除颜回外,最早的是传经之儒。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诏以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
24
从祀称号
唐贞观二十一年,增加配享的二十二位先儒均称先师,从祀时并没有封号。宋大中祥符二年始加赠伯爵,因为王肃、杜预已经封侯,所以分别加赠司空、司徒称号。元代增加从祀的多...
25
从祀位置
先儒也奉祀在两尻内,但位于先贤的后面。东尻三十九位,西尻三十八位。 续表 续表 续表 从祀人物朝向,一般在孔子前左右相对,左者面右,右者面左,但在明代...
26
第六节 崇圣祠奉祀人物
崇圣祠原名“启圣祠”,是明嘉靖九年(1530年)增设的。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为追封孔子五代先人奉祀,所以改称启圣祠为“崇圣祠”。...
27
崇圣祠历史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以孔子弟子从祀孔子庙,同为孔子弟子的颜无繇、颜渊父子和曾葳、曾参父子都被从祀在孔子庙内。颜回由于位列圣门四科之首,是孔子最好的弟子,所...
28
主 祀
清雍正以前,启圣祠以孔子父亲叔梁纥为主祀,木主题“启圣公之神位”。雍正元年加封孔子五代先人后,正中主祀孔子五代祖肇圣王木金父,左一为高祖裕圣王祈父,右一为曾祖诒...
29
配 享
明嘉靖九年,以颜回之父颜无繇、曾参之父曾点、子思之父孔鲤和孟子之父孟孙激配享。清咸丰七年(1857年),增加孔子之兄伯尼为配享,位居四配之上,成为五配。清光绪二...
30
从 祀
明嘉靖九年初设启圣祠时,以程颢和程颐之父程珦、朱熹之父朱松、蔡沉之父蔡元定从祀。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增加周敦颐之父周辅成从祀。清雍正二年,又增加张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