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享人物与尊号

配享人物与尊号

颜回配享最早,早期没有尊号,唐贞观二年(628年)称先师,总章二年(669年)追赠太子少师,太极元年(712年)加封太子太师,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兖公,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兖国公。孟子宋代配享时已经追封为邹国公。曾参与颜子相继被追赠为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郕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瑕邱侯,宋政和元年(1111年)因犯孔子名讳改封武城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升为配享时加封郕国公。子思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因“圣人之后,孟氏之师,作为《中庸》,万世宗师”获封沂水侯,宋大观二年(1108年)从祀两尻,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升十哲,咸淳三年升配享,加封沂国公。

南宋咸淳三年开始四配爵位相同,均为国公,元至顺元年(1330年)加号颜回兖国复圣公、曾参郕国宗圣公、孔极沂国述圣公、孟轲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取消孔子庙奉祀人物封号,四配分别改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

宋代一度配享的王安石的封号是“舒王”,有的学者认为地位与孔子相同,“且与至圣相称”[40]。其实孔子的王是周天子的王,王安石的王是宋代皇帝以下的王,比孔子的王低一等。唐代时孔子“其庙像内出王者衮冕衣之”,五代改为上公之服,冕九旒,服九章。王安石配享的第二年孔子像就改为冕十二旒,服十二章,执镇圭,使用天子服饰。王安石被追封“舒王”是在宋政和三年(1113年),舒王是不能用天子服饰的。王安石是宋代的王,孔子是周代的王,虽然同名“王”,但等级是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