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享从祀人物像服饰

第三节 从享从祀人物像服饰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诏命以左丘明、卜商及汉晋先儒二十二人从祀,图画于庙壁,史料有缺,不知着何种服饰。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从祀先儒为伯,王肃、杜预生前已经封侯,分别加赠司空和司徒。明道元年(1032年),“诏国子监重修七十二贤堂,其左丘明而下二十一人并以本品衣冠图之”[4],从祀先儒画像服用的应该是宋代官服。熙宁八年(1075年),判国子监常秩等言“本监宣圣神像旧用冕服九旒,七十二贤二十一先儒并用朝服”,请求“七十二贤二十一先儒各依本爵用冕服”,朝廷讨论后“宜如旧制,依官品衣服”,“颜子以下各依郡国县侯伯正一品至四品官服制度”[5],仍未改变。崇宁三年(1104年),孔子弟子改为周代冕服,从祀先儒服饰并未改动。

明永乐八年(1410年),“正文庙塑绘衣冠,令合古制”,但不知从祀先儒服饰采用的是何朝的古制。十二哲中的朱熹是宋朝人,文庙中的塑像是周代冕服,济南府学文庙中的先儒塑像用的是冕旒,从祀先儒采用的很有可能也是周代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