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祀位置

配祀位置

配祀西列之首冉耕及宰予

唐代前期,孔子坐西面东,弟子坐北面南,自西依次向东排列,“设先圣神坐于庙尝内西楹间,东向;设先师神坐于先圣东北,南向;其余弟子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闵子骞、曾参……范宁等坐以次东陈,皆南向,西上。若东陈不容,则又于东壁屈陈而南,西向”[48]。唐开元二十七年孔子改为坐北面南,十哲东西列侍,“两京国子监及天下诸州夫子南面坐,十哲等东西行列”。宋代时十哲东西对坐,《绍熙释奠仪图》作位于四配(四配均在左,面西)后。

十二哲奉祀于大成殿内,位于四配之外,一般紧靠东西两山。东面为闵损(字子骞)、冉雍(字仲弓)、端木赐(字子贡)、仲由(字子路)、卜商(字子夏)、有若(字子若),西面为冉耕(字伯牛)、宰予(字子我)、冉求(字子有)、言偃(字子游)、颛孙师(字子张)、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