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祭祀音乐

第五章 祭祀音乐

中国自古重视祭祀,“古先圣王,治定功成而作乐,以合天地之性,类万物之情,用以致鬼神示而和邦国”。“乐彰德,礼报情”,“礼乐见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1],“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2]。为了达到祭祀的目的,营造隆重的气氛,祭祀要在音乐、舞蹈、歌声的伴随下进行。祭祀孔子作为国家祀典尤其受到重视,汉代开始祭祀孔子时就使用了音乐,祭祀用乐也就成了传统。从隋朝开始,国家开始制定专门的祭祀孔子的音乐。一直到民国,每一个大一统王朝甚至个别短期的割据政权也制定了祭祀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