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所见“夹城”遗址

一 考古所见“夹城”遗址

自20世纪5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开始对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掘,成果丰富,使我们对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经过对长安城近50多年的发掘,在长安城中共发掘出两处夹城遗址:(1)1957年在对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的过程中,首次发现夹城遗址。夹城位于唐长安城东郭城之西23米处,与东郭城南北平行,北起胡家庙北,南至新开门村北120米处,共长7970米。夹城遗址的斜度、长度和夯土面的宽度、深度和东郭城基相同,但夹城夯土的密度比郭城硬,保存的也比较完整。1955年在对春明门遗址进行清理时,还发现了夹城登城楼出入口的建筑物。也就是说帝王利用夹城出行在经过城门时,从城门的南北两边修筑过道,从城门楼上过去[7]。(2)1957——1958年在对大明宫的发掘过程中,在大明宫东、西、北三面宫城之外发现了夹城遗址,为版筑夯土墙,宽3.5米。东、西两边的夹城距宫城55米,北边夹城距北墙160米。三面夹城与对应的宫城平行,而且夹城是晚于宫城的建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