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物馆的陈列展示
陈列展示是博物馆的诸多功能之一。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只有通过陈列展示,才能为社会大众所欣赏并进而有所感悟,所以,如何做好文物的陈列展示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观众,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笔者斗胆提出以下两点,供有关人员做陈列设计、藏品展示时参考。
第一,陈列展示要以人为本。一个陈列其内容是否科学有意义、其方法是否规范得当、其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有吸引力等都直接影响到公众的观感。但现在,似乎有这样一个趋势,那就是博物馆的建筑越来越追求前卫,展厅装修越来越追求豪华,所用装修材料越来越追求现代,似乎建筑风格越前卫、装修越豪华、材料越先进,展览质量就越高,教育功能就发挥得越好,就越能为公众所接受。其实不然,一个陈列是否成功、能否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能否达到设计者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完全在于该陈列是否贴近大众,而不是形式上的高大上。为此,做陈列展示,首先要围绕展示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其次要以人为本,多考虑参观者的需求和感受,以让人看着舒服、参观便捷为第一要务;最后,还要多注重细节,从小处着手,让整个服务精细化。
第二,努力让文物“活”起来。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演讲时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5]所以,在陈列展览中,我们要尽量改变展示形式千篇一律的呆板面孔,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运用适当的科技手段让深奥的、严肃的、静默的文物尽可能地“活”起来,便于观众理解和接受。这一点,其实说到底也是个以人为本的问题,我们在做陈列展示时,要尽力想观众之所想之所需,努力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用多元的方法展示出来,让观众能感兴趣,然后看得懂,最终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