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现状与变化趋势

第三章 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现状与变化趋势

我国各区域在财政收入、公共服务提供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如果某些地方政府的人均财政收入远远低于平均水平,无法为公众提供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公平,那么社会不安定因素一定会增加,不利于社会稳定,并且也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在财政关系上,应该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因此,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缩小区域财政收入差异、均衡区域间的财政能力是协调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和重要途径。

学术理论界对我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研究主要是从1999年开始的,大部分都只是在对财政差异或财政能力差异的研究中有所涉及。从研究对象上看,主要是以省际差异(如:张伦俊、申山宏,2007;王晓润等,2009)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的差异(如:李永友、裴育,2005;张伦俊,2006;陈国际、刘亮,2009;梁红梅、邹晖,2010)为主。通过前面的文献回顾,我们了解到我国的区域财政收入从东、中、西部之间、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之间,到省际、某省内部乃至县域之间来看,都存在较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