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本章小结
2025年09月26日
七、本章小结
本章按照财政收入来源的多种分类方式,对区域财政收入差异进行了基尼系数分解。首先,我们对2003—2012年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变化按照收入水平、地区排序和人口份额进行了分解,发现区域间财政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各区域财政收入水平的变化。于是,按照财政收入来源的不同分类,包括财政收入项目、三次产业、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企业,我们对财政收入区间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测算结果显示,营业税对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贡献率最大,2012年达到27.07%,远高于其他税种;第三产业财政收入的区域差异较第一、二产业大,并且对总体财政收入区域差异的贡献率也是最大的;对区域财政收入差异贡献较大的行业大部分都属于第三产业,尤其是房地产业,2011年贡献率达到22.08%,比排在第二的制造业多了近7个百分点;来源于股份公司、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财政收入差异在区域财政收入差异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股份公司,其贡献率达到44%以上。
综合以上计算结果,我们认为营业税是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营业税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而房地产业是第三产业税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难理解,来自第三产业,尤其是房地产业的财政收入的区域差异成了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最主要因素。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我们将在下一章中深入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注释】
[1]具体计算方法参见洪兴建(2008).
[2]此处基尼系数是指单参数基尼系数即S基尼系数,当S基尼系数的参数取值为2时,S基尼系数就是基尼系数。由于计算方法不同结果有细微差别,但不影响分析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