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经济区域间的财政收入差异

(二)各类经济区域间的财政收入差异

按照表3.5的经济区域划分结果,我们计算了2003—2012年各经济区域间的人均财政收入基尼系数。

显然,采用聚类分析划分的经济区域间的财政收入基尼系数(见表3.6)与省际、东部、中部以及东中西部间的财政收入基尼系数(见表3.2)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出下降态势。尽管2003—2007年间,基尼系数或升或降,变化较为反复,但2007年后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另外,按照经济总体特征划分的区域间的财政收入基尼系数远远高于按照经济结构特征划分的区域间财政收入基尼系数。这个计算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会带来地区间财政收入的较大差异,而目前我国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较小,总的说来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孰大孰小的问题,第一产业都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而第二、三产业创造了大部分的财政收入,在各地区的财政收入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所以不难理解,我国各区域经济结构的不同,也就是地区内部第二、三产业孰大孰小,并不会带来各经济区域间财政收入的巨大差异。

表3.6 不同经济区域之间人均财政收入的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根据2004—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