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遗产 祖先的遗产 ,光阴的使者

三、祖先的遗产 祖先的遗产 ,光阴的使者

滕王阁,得名于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弟弟李元婴。这位滕王,经常在阁中邀请文人聚会、饮酒赋诗。后来,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使得滕王阁更是声名鹊起,自此文脉绵延不断。

如今,来到滕王阁前,我们依然可以在其精致的构造中,想象那些星光熠熠的宴会;在“瑰伟绝特”的牌匾下,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

这便是祖先的遗产,带给我们的意义。

它们可触可感,纵使昔人已逝,光景变迁,依然可以凭借或明或暗的线索,激活想象中的无限可能。它们中有宫殿、古寺、旧宅,有讲究中轴对称、高大气派的古城,也有移步换景、婉约精致的园林,北方的凝重,南方的轻灵,都在这里。一处处遗址,汇聚着祖先的力量和智慧,如繁星散落大地,等候着、呼唤着后来人的造访。

来到这些遗产面前,常常令人思绪万千,看到中国历史文化丰富的景深。

建筑是固态的历史,榫卯之间有王朝兴衰、斗转星移。遗迹是无声的绝响,把将军的马蹄、诗人的吟咏都刻进时间的缝隙。你看,平遥古城深深浅浅的宅院、精致的砖雕,仿佛诉说着晋商曾经的富甲一方;福建土楼,一栋栋东方的圆形城堡,曾把战火挡在门外,带给客家人无数个安眠的夜晚;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在遥远的13、14世纪时,这里也曾是“世界的心脏”。

这些祖先的遗产,亦是古代文明派往现代的使节,汇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与精粹。穿越漫漫时光,你会震撼于祖先发起的壮举——用人力在荒山野岭中修筑万里屏障;你会看到激动人心的伟大工程——都江堰至今还在输送汩汩清流;你会惊叹于包罗万象的墓葬发现——殷墟、兵马俑、三星堆一次次让后人折服于祖先的创造力。

这些文物宝藏中,这些雕梁画栋里,有凝固的技艺,也蕴藏着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塔尔寺有艺术三绝——壁画、酥油花、堆绣,在梵音与烟雾缭绕中,那些关于喜怒哀乐、阴晴圆缺的心愿得到倾听;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薄如蝉翼,可以想见辛追夫人当年的曼丽清影;承德避暑山庄绮丽多彩的三十六景,令人流连忘返……

这些遗产是先人的馈赠,也是后人共同的财富。它们历经沧桑保留至今,时刻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即使静而不语,也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底气。在那些沧桑的面孔里,有一路走来的蹒跚步伐。在与逆境的对抗中,有团结和意志的骄傲。这些秉性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里,我们便有了绵延5000年的气度和底蕴。

祖先的光荣与梦想,已烙印在这片大地上。而今天的我们,又将为后人留下哪些遗产呢?光阴的故事还将继续,这里的传奇还将会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