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指引着教师具体的课程实践

(三)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指引着教师具体的课程实践

首先,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的增进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每一种课程理论和实践都往往以研究者所认定的人性观、儿童观、知识观、价值观等为哲学前提和思想基础。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包含着教师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基本认定,因而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有关课程的哲学承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的个人意义。

其次,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是教师进行课程编制的重要依据。课程编制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蔡斯曾主张:“教师必须以哲学标准,系统地考察教育目的、教育价值、知识结构等这些教育哲学上的基本问题;教师必须探讨教育哲学上的永恒的课题与现实紧迫问题之间的关系;教师必须把握‘从广泛的文化遗产中选择那些文化内容和知识体系作为教材’的方向性。”(注:钟启泉.课程编制的逻辑与原则.外国教育资料.1989.(2).31-33.)由此看来,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对其切实参与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再次,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贯穿课程的实施。教育是唯一为儿童讲授课程的人,较之其他课程研究人员,他与儿童在课程活动中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在课程活动中,唯有教师能够与儿童进行直接对话,并引导儿童将课程内化为个人的意义。

事实上,“教师参与课程”在我国早期的课程实践中就已出现。尽管“校本课程”运动以及“个性课程”理念的兴起为教师参与课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但要真正实现这种理想,应该使教师尽快走进课程、参与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