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心理冲突的应对措施
1.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功体验。如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呢?笔者认为,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鼓励各层次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强化他们的学习信心;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具体的目标,让他们经常性地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成为推动学生学习持恒的情绪动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要满足想学而没有学的学生需要,想学好而没有学好的学生需要,还要满足想学但没有达到自己学习目标的学生需要,在全体学生中形成多层次的学习成功体验,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在实行这个措施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让他们能够迈出学习第一步,这主要是针对那些想学而没有学的学生。第二,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成绩及学习状态,来确立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切不可把目标定的太高或远离实际,以免出现一旦学生的目标未达到,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第三,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反复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经常鼓励和教育学生,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教育。第四,帮助学生处理好暂时失败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暂时的失败,教师应根据其失败的原因进行切合实际的综合分析。
2.建立和谐、团结、稳定的班集体,满足学生的纪律需求。虽然学生对纪律的要求有个性方面的因素,但仍有共性方面的愿望。例如,在讲课中,强调课堂教学活泼有序,师生配合,相互带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反对为追求安静而导致的古板,反对为追求活跃而导致的乱堂,必须按照“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来组织课堂教学。班主任应始终致力于建立和谐、稳定、上进的班集体,创设活泼健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俗话说:弓紧易于折。气氛紧张的班集体,会导致学生自私、情绪急躁、成绩下降且没有后劲。
3.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但并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对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学生,必须做好思想工作,疏通心理障碍,从而化解其因得不到满足而留下的心理情绪。做思想工作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耐心原则。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做工作时要有耐心,切不可急于求成,简单从事。(2)充分准备原则。做思想工作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及产生原因做周密的调查,对谈话的程序也要有一个精细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以便准确地把握住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能接受你的分析,从而化解心中的郁结。(3)及时原则。因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情绪不能滞留过长时间,否则会产生心理疾病,所以应及时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4)反馈原则。在教师的帮助教育下,学生的心理情绪可能会得到暂时的化解,但有时又会出现反复,所以教师应暗中观察他们一段时间,并将他们的一些情况和信息及时反馈给家长,必要时再做工作。(5)适度原则。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应当适度,既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一劳永逸;既要给学生留下释放情绪的空间和时间,又要让学生及时地理解环境因素。
4.创设良好的课外活动空间,让学生能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下恢复体力,释放紧张的心理情绪。课外活动包括课间和课后的活动以及班会课、体育课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课外活动,注重科学性,把学习与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
5.配合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学生的家庭需求,主要是来自家庭和谐的气氛和细致的关怀。所以,教师要定期把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并结合家长探索下一步的工作方法。现在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限于学习和经济生活,而对孩子的心理活动过问太少,同时,由于部分家庭存在较为严重的家庭矛盾,从而导致学生对家庭失望、冷落,甚至形成代沟。为此,教师在定期的家长会上以及家访中要与家长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6.做好学生青春期的教育工作。要对学生在青春期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要坚决反对生硬的压制性办法,不可形成“禁果效应”,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多做青春期心理咨询工作,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发动学生会、团委、政教处等学生工作部门从多方位进行疏导。
总之,学生的心理冲突很多,解决办法也不少,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努力探索,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