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存在问题分析

5.存在问题分析

学习“个性化”不足。由于采用了组内合作式学习,组际研究成果能够充分展示,组内协作也较充分。但是组内成员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的“求同”意识有可能掩盖了个人认识上的差异(因为要急于在课堂上发表本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也许会扼杀个人的创新意识,不利于“个性化”学习。

②学习评价经验不足。对于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的意义建构(反映在本节课上就是各组讨论交流的小论文提纲),进行当堂评价时,既要正确引导,又不能挫伤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有比较深厚的学识功底和随机应对能力,而这在实验阶段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显然是勉为其难的。但我们相信,随着信息网络平台上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推广和深入,这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③课件缺乏开放性。由于准备时间有限,再加上未接宽带网,下载速度太慢,因此模拟网站中下载的信息资讯有限。局域网未与因特网相联,学生无法利用相关网址,直接下载最新信息。理想的网站应该通过动态数据库(ASP)的形式运作,使开发者和学习者都可随时添加或修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