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成瘾的原因

揭示行为成瘾的秘密

【作者】张路

美国科学研究计划从1990年至2000年是大脑(科学)的十年(Decade of Brain)。进入新世纪后,美国人又把2000年至2010年确定为行为(科学)的十年(Decade of Behavior)。

药物成瘾是大脑对行为产生重要决定作用的一种生动解释。然而行为是否也能像药物或化学物质一样影响大脑并产生成瘾行为呢?行为科学研究的一些结果已经在慢慢回答这个问题了。

要理解成瘾,可以用一个经典的实验结果来说明。把小鼠放置于一个杠杆装置旁,如果它挤压了一下杠杆就可以得到一些食物(内含可卡因)。当小鼠对可卡因有了依赖后,不再给它喂可卡因。在一小时内小鼠可以千百次地挤压杠杆,以求获得毒品。小鼠的这种成瘾行为表现与人吸毒成瘾后寻死觅活地寻找毒品的行为状态一模一样。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委员会对成瘾的定义是:药物依赖性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性连续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

赌博成瘾

实际上,对某种东西成瘾就是对它有依赖性,所以,研究人员认为,人的某些行为,如赌博,也能像药物、酒精等物质一样,使人们对它产生依赖性而成瘾。

人们都很熟悉赌徒。赢钱时他们兴高采烈,欣喜若狂;输钱时他们垂头丧气,懊悔不已。然而,无论是赢钱还是输钱,他们都离不开赌场。对此,一般的解释是,赢了钱赌徒还想赢,输了钱赌徒想要拼命捞回来。所以赌徒才有一种强迫性行为,不赌不舒服,不赌不愉快。他们对赌博的渴求与成瘾可以像吸毒者一样达到一种歇斯底里的强烈程度。而且他们体验的陶醉与欣喜与药物成瘾者旗鼓相当,相当多的赌徒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到滚动的骰子上,即使输得只剩下一条裤子赌徒都要典当了去赌。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结果表明,赌徒的成瘾是行为刺激大脑产生的后果。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家萨克·W·吉姆发现,赌徒的大脑中会发生类似吸毒成瘾者大脑内的变化。对吸毒成瘾者使用阻断药物成瘾的药物,可以缓解或阻止成瘾者对毒品的需求(这也是戒毒的原理)。同样,阻断药物成瘾的药物也对赌徒有效。吉姆对45名赌徒试用一种鸦片拮抗剂——环丙甲羟二氢吗啡酮(naltrexone)。在11周的试验中,环丙甲羟二氢吗啡酮阻断了75%的赌徒赌博的冲动和成瘾,但安慰剂对照组只阻断了24%的赌徒赌博的冲动和成瘾。同样,对有盗窃癖的病人使用环丙甲羟二氢吗啡酮,在11周的治疗后,10名病人中有9人极大地改善了症状。这提示,药物、赌博、盗窃行为刺激了大脑中某些相同的生化通道。

美国耶鲁大学的精神病学家马克·波腾扎发现,当赌徒看到人们赌博和谈论赌博的影像时,就如同可卡因成瘾者看到吸毒图像一样,其大脑的额叶和额下叶的某些区域表现出活性的改变。这个现象已由功能性磁共振图像(f MRI)证实。同样,美国麻省总医院汉斯·布雷特用f MRI对正常男性在轮盘赌中的反应作大脑扫描图,结果发现赌徒大脑中富含多巴胺区域的血流增多,显示该中枢产生了兴奋或抑制。

赌博成瘾的原因

对于赌博这种行为成瘾,研究人员用了一些假说来解释。大脑与周围神经既是一个网络,又是一种神经回路,无论是物质(药物、酒精)还是一个人的行为、经历都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当这种刺激达到一定量时,便可以使大脑陷入一种强迫状态,也就是依赖和成瘾。所以,美国国立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所长阿兰·莱谢尔说,与以往的观点相反,研究人员现在认为,在物质成瘾与行为成瘾(强迫性行为)之间有一种共同的东西。但是,莱谢尔也承认,目前如何在药物成瘾与行为成瘾之间划线还不明确。这可以说是一种解释。

另一种解释是,无论是药物还是行为,它们都触及到生物体的中枢神经的报偿(reward)机制,由此才能成瘾。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高级动物包括人,形成了一种报偿机制,它们体现在物种延续和生存的行为中,而且形成了一种强化机制。比如,饮食是生命延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行为,每当完成这些行为时,大脑中枢就会产生一种愉悦和欣快感,并传递到整个神经回路中,全身都感到舒适。当实施这些基本行为时,不仅能延续种族和生命,而且能产生愉悦。

生活中有某种行为能替代这种报偿或成为新的报偿时,就有可能让人成瘾,当然这样的行为需要长期地反复进行,并且体现到神经回路中。可以形象地说,当某人的一种行为习惯,比如赌博,“劫持”中枢神经回路时,成瘾便发生了。因为,赌博赢了是一种愉悦(报偿),输了之后还想捞回来也是一种强烈的欲望(希冀将来的补偿)。

这种理论有点像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学说,在狗喂食之前或同时辅以敲钟,长期这么做在狗的神经与敲钟之间便形成了巩固联系。以后即使只敲钟不喂食,也可以诱发狗流唾液。这也是行为和习惯对大脑的一种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