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

略读

略读是在精读基础上对读物求其大要的阅读方法。和精读相比,略读有如下一些特点:从对读物信息的感知来看,它不如精读那样“纤屑不遗”,而是重在搜寻有用信息。从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上看,它不像精读那样“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而是略“次”抓“要”,略“小”抓“大”。从阅读的要求来看,精读追求的是读物整体的把握,略读追求的是读物的重点。从学习的程度上看,精读在先,略读在后。从应用价值来看,“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从阅读指导上看,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详尽,而略读指导则“提纲挈领,期其自得”。

略读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把握大意,抓住重点。“孔明披书,每观于大意。”(《送孟赞府兄还都序》)这是李白对诸葛氏的赞语。“观其大意”,并非草草,而是分清轻重、主次,求其精义,得其神韵,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然后融会贯通,结合实情,再加创造。略读,重在把握材料大意,准确捕捉关键信息。因此,要注意学习把握要点、捕捉信息的各种方法。善于捕捉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捕捉开篇中的语言信息,捕捉反复出现的语言信息,捕捉前后呼应的语言信息,捕捉标题中的信息等;充分重视作者用来强调信息的各种方式,如,注意段落之间转折和联系的标志,注意在“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之后所作的简短概括,注意展示信息的小标题,突出重点的着重号、黑体字等;课文前的预习提示、课文后的配套习题,这些都为准确理解课文提供了重要信息。另外,文体不同,所提供的信息也会有所不同,要注意学习如何根据不同文体抓略读要点的方法。

(2)提高阅读速度。略读要以准确理解为前提,同时也对阅读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略读是从质和量两方面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要提高阅读速度,就要做到:只用眼,不用口,不重复。要克服朗读和默读时发音器官与视觉器官同时活动的习惯,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缩短反映过程,加快阅读速度。视觉所反映的对象并不是一个点或一条线,而是一个有一定长度和一定宽度的区域。经过训练,可以在主要注意某一点某一行的同时,视野涉及前后左右的一定区域,区分主次,有选择的捕捉重要的、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一目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