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

默读

默读是与朗读相对的另一种阅读方法。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视觉接受文字符号后,直接发射给大脑,立即进行译码、理解,不需要像朗读那样将文字转化为口语,用口、耳作媒介,再进行理解。现代社会要求阅读提高速度,默读则是快速阅读的理想方式;而且默读允许在不理解的地方停留或反复,因此,默读较朗读理解得更透彻、深刻。由于默读速度快而理解深,所以实用价值最高,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阅读方式。我们所说的阅读能力,实际上多指默读能力。

默读训练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速度。主要是进行扩大视觉幅度的训练,增加一次辨认的字的数量,同时,提高视觉接受文字符号的速度,减少眼停次数和回视次数,

(2)理解。阅读是以了解意义为中心的活动,默读对于迅速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意义更为有利。因此必须重视提高默读理解的效率。可采用手脑配合的方法来加快思考的速度,加深理解的深度。即读前提出明确的目标,带着任务读;读中标记、评点、摘录、写提要、批随感、提问题等,以促进思考;读后要根据读前提出的目标进行检测。可采用限量法、竞赛法等方法进行训练。限量法,即在一定时间内限定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读后马上测查理解和记忆的质量。竞赛法即在同一时间、地点,默读同一材料,通过比赛的形式,答出问题的结果。默读练习中,还应学会如何调动想像、联想、思维和记忆的作用,提高理解读物内容的深度和速度。

(3)习惯。如认真、专注、边读边思、边读边记等。特别是在默读训练的初期,应重视纠正默读时的不良习惯,如出声读,唇读(不出声但嘴唇动)、喉读(不出声,嘴唇不动,但嗓子里仍有气流冲击声带)、心读(不用手指头指着文字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