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和常用方法

第二节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和常用方法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和常用方法主要有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周期性健康检查、筛查、免疫接种、化学预防及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等。全科医生主要在诊所中为就诊个体提供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除需要掌握公共卫生的理论和方法外,更应掌握临床预防医学的内容和方法。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可改变个人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是针对易感个体的一级预防措施,周期性健康检查和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无症状的患者,是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对病人、易感人群和健康人群提供健康信息,促使其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消除或减少危害健康的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健康咨询为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保健场所提供的预防保健服务,是帮助个体和家庭改变不良行为最常用的一种健康教育方式。通过咨询了解求助者所面临的健康危险因素,针对具体情况与其共同制订健康计划,并督促其执行,促使他们自觉接受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健康咨询是临床预防服务中最重要的内容。

二、周期性健康检查

(一)周期性健康检查概念

周期性健康检查是指根据“临床预防服务指南”,用事先设计的健康筛检表格,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而进行的终身健康检查计划。

(二)周期性健康检查的内容

我国到目前为止仍缺乏大面积开展此项工作的经验,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周期性健康检查项目。1976年9月加拿大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根据当时的科学水平和具体情况,制定了加拿大周期性健康检查项目,其目的是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所存在的不同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体格检查方法和间隔时间,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效果,能够早期检测疾病并进行预防和治疗。虽然这套周期性健康检查项目中的某些内容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但在全面性、权威性和特异性方面还是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三、筛检

(一)筛检的概念

筛检是应用简便快速的检验、检查和其他方法,从具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的一项临床预防措施。筛检的主要目的是将有健康危险因素,尚处于早期或亚临床状态的病人从人群中挑选出来,以便早期确诊,早期治疗,延缓或阻断疾病的发展,改善其预后。筛检试验本身不具有诊断性价值,发现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应当就医,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筛检不仅可早期发现可疑疾病,还可以发现处于高危因素的人群,以便及早控制危险因素,避免疾病发生。

(二)筛检的原则

由于筛检是一项临床预防措施,服务对象是表面上健康的人群,同时筛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因此,并不是所有疾病都适合通过筛检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在筛检时应掌握以下几项原则:①筛检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应是当地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拟筛检的疾病应是患病率或死亡率高、影响面广,易造成严重后果的疾病。②筛检的疾病有可以识别的早期症状或体征,有适当的筛检方法,要求筛检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易行、安全和经济,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③筛检出来的疾病有可靠的进一步确诊的方法。筛检不是诊断,筛检阳性仅提示为某病可疑患者,要进一步确诊后才能进行治疗。如无进一步确诊的手段或不具备进一步确诊的条件,则不宜进行筛检。④筛检的疾病具有较长的无症状期,在无症状期治疗比在出现症状后才开始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如果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效果不明显,筛检的效益也就较小。⑤筛检的疾病有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对筛检出来的疾病无治疗方法或治疗效果不明显,就没有筛检的必要了。

四、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又称预防接种,是指用特异性抗原或抗体使机体获得对疾病的特殊的免疫力,以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实践证明,免疫接种能非常有效地控制和根除天花、脊髓灰质炎、麻疹等疾病。人类在通过免疫接种控制传染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免疫接种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最可行、特异性的一级预防措施,具有有效、经济、方便的优点。

免疫接种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动免疫,即注射抗原,促使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抵抗致病因子的侵袭;另一种是被动免疫,即直接注射免疫球蛋白及转移因子等,从而达到提高机体抵抗力的目的。

免疫接种使用的疫苗有死疫苗和活疫苗两种。死疫苗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菌、病毒等杀死后制成,使病原体失去毒力,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常用的死疫苗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脑等疫苗。活疫苗一般用减毒或无毒的病原体制成,活疫苗接种在机体内有一定的生长和繁殖能力,如轻型感染或隐形感染,使机体获得持续时间较长甚至终身的特异性免疫力。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风疹疫苗等。

五、化学预防

化学预防是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达到预防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预防措施。对已出现症状的病人,给予药物来治疗不应归于化学预防,而对有既往病史的人使用预防性化学物质预防疾病的复发,则属于化学预防。化学预防目前在临床上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些预防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导致的不良反应也应密切观察。

六、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估,是指根据流行病学暴露—反应关系原理,分析个体健康危险因素及其产生的健康损害效应,找出相关规律,继而采取能有效控制危险因素作用的干预措施,以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首先是要收集并掌握评估对象的生活方式、个人及家族史、社会关系、职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健康信念模式、就医行为及体检结果等,确定评估对象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并预测今后可能发生某种疾病及影响寿命的概率。用客观数据来提出警示,促使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维护评估对象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