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批评会表扬,培养自觉主动的好孩子》简介
《不批评会表扬,培养自觉主动的好孩子》这本书是由.李萍编著创作的,《不批评会表扬,培养自觉主动的好孩子》共有84章节
1
前言
不管处于哪个年代,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值得人们关注的事情。我国的教育,历经了从棍棒教育到赏识教育的过程,纵观这两种教育方法,均失之偏颇,棍棒教育过分强调批评教育,赏...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上篇 这样表扬孩子进步大 第01章 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分 父母要理解赏识教育的真正内涵 表扬让孩子自信 罗森塔尔效应: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3
上篇 这样表扬孩子进步大
近些年,赏识教育成为风潮,受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父母常在生活中表扬自己的孩子。对孩子适当地表扬的确有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孩子自信心,让孩子更准确地了解...
4
第01章 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分
赏识教育源于“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必定是百分之百”这一教育现象,这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不管是哪个孩子,只要父母耐心寻找,就一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便他...
5
父母要理解赏识教育的真正内涵
赏识教育十分重要,孩子永远在等待父母的赏识。不过,赏识教育并不只是表扬和鼓励,父母需要做的是赏识孩子的成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也需赏识孩子行为的过程,以激发孩子...
6
表扬让孩子自信
父母适度的表扬,可以让孩子自信起来。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经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妒忌、猜疑、害羞、自欺欺人、焦虑等,自卑会让人变得非常敏感,经不起任何...
7
罗森塔尔效应: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父母与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和热爱,使孩子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这被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心理学家建议: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在孩子面前说出自己的期望。...
8
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在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所谓“马太效应”就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假如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
9
学会欣赏孩子的梦想
父母往往把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或目标投射到孩子身上,逼迫孩子学习他不喜欢的东西,结果适得其反。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喜欢为孩子设计梦想,甚至擅自做主地刻进自己梦想...
10
学会赏识孩子的每一个优点
每个孩子最初都是一只完美的杯子,而后来每只杯子总是被人不同程度地伤害——或父母或老师。最终,被伤害的孩子疏远了父母,与父母之间形成的隔膜日渐深厚。我们经常听到父...
11
第02章 孩子信息知多少:了解是表扬的基础
你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多少呢?可能父母会感到奇怪,自己每天与孩子接触,对孩子的很多情况都可以如数家珍,怎么会不了解孩子呢?然而,对于孩子深层次的情况,父母又是否了解...
12
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
英国教育家、思想家洛克指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视,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弄错第二次,等第三次再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
13
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
日常生活中,父母们的闲聊总是以抱怨开始的:“我家孩子太调皮了,一点儿也不听话。”“就是,天天好吃懒做,我就在家天天伺候这小祖宗。”“学习不好,还总喜欢买新衣服。...
14
瓦拉赫效应:发现孩子的优势潜能
父母所不知道的是,每个孩子都是一座等待挖掘的宝藏,每个孩子都具备成才的潜质,且具备自己独特的优势,重点在于父母能否激发出孩子这些潜在的资源。一个人具备多种才能,...
15
用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
许多父母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眼睛总是死死地盯住孩子的学习成绩,每天就像例行公事一样冷冰冰地问孩子“今天学习怎么样”“考试了吗,考得怎么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
16
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每一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面对着世间万物,他那小小的心灵总是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寻找出孩子的兴趣点,帮助孩子挖掘出巨大的潜能。有的父母要求孩子...
17
第03章 孩子越不听话,越需要被关注
生活中,不论孩子看起来有多么不听话,他们依然需要父母的关注和表扬。表扬,可以有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表扬,可以让孩子拥有分享喜悦的能力;表扬,可以让孩子每天都生活...
18
表扬,不仅仅是说一句“你真棒”
赏识教育不但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心态。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把短处变为长处。因此,父母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时时刻刻...
19
别过分挑剔孩子的缺点
当孩子年龄比较小时,他们对父母的举动不会有太大的反应;而等孩子长大了,到了上初中的时候,他们就进入了叛逆期。其实,无论孩子年龄大小,父母都不应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
20
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大力支持
人们经常说:“兴趣是成功的第一任老师。”所有的成功都是从最初的兴趣开始的,兴趣是一切行为最初的出发点和原动力,是一切成功的基础。犹太人非常重视幼儿的兴趣教育,正...
21
正面肯定,让孩子学会尊重
父母必须重视孩子在“尊重别人”这一方面的教育,这毕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美德。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在某些方面有更多机会——在与伙伴朋友的相处中,会变得更有人缘;在...
22
父母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有研究资料显示,外国中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却能时常提出一些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中学生平时学生刻苦,成绩也不错,遇到问题时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这...
23
让孩子在激励中发展自己
孩子有着强烈的好胜心,总想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但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的一时失利而对自己失望。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对孩子...
24
第04章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做聪明的父母
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孩子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会强过别人,这就是孩子的闪光点。父母在生活中要善于去发掘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因为,对孩...
25
那个“孩子王”,其实有领导才能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是“孩子王”,他们常常纠集一群孩子在小区里活动,偶尔还会收到左邻右舍的投诉。面对这样的孩子,一些父母感到很担忧:孩子不仅自己调皮,还带着小伙伴...
26
孩子异想天开,其实是想象力丰富
19世纪,荷兰著名化学家范特霍夫曾就“想象”这种才能对许多科学家作了调查研究,发现他们中间最杰出的人都具有高度的想象力。而对于孩子来说,想象力的培养以及创造力的...
27
孩子喜欢乱画,其实是进入了学习敏感期
孩子到了某个阶段,就很喜欢乱画乱涂,家里的床、墙壁,只要孩子够得到的地方都被涂鸦过。这时父母总会说,“你到底在画什么,根本看不懂”“乖乖,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
28
孩子喜欢搞破坏,其实是在探索世界
当孩子开始和外界接触时,对于自己遇到的任何事物,他都会用手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偶尔也会把东西摔坏,来看看它的内部构造。假如孩子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那父母可以...
29
孩子总“添乱”,其实是在提升动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看见父母洗衣服,常常会产生一种新奇感,并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父母包饺子和面,孩子也会伸手揪一块面团玩;父母在洗衣服时,孩子也会在旁边玩肥皂...
30
孩子“问题”多,其实是在思考
有的孩子喜欢思考,总喜欢向老师提各种问题;有的孩子心里即便知道老师说错了,也不会与老师说什么,更不会向老师提出来。前者是思考型孩子,后者是情感型孩子。思考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