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打闹,鼓励他做好小主人

孩子喜欢打闹,鼓励他做好小主人

孩子进入幼儿期后,常常会在人多的场合出现“人来疯”行为,异常活泼,非常调皮,让父母感到手足无措。孩子“人来疯”的行为,指的是孩子在客人面前或在有陌生人的场合表现出一种近似胡闹的异常兴奋状态。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孩子表现得十分高兴,一开始还能正常说话玩耍,渐渐地却陷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又吵又闹、上蹿下跳,让客人大为吃惊,父母也尴尬不已,却不知道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只知担心孩子的行为会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许多父母都经历过孩子的“人来疯”,平时看起来很听话的孩子,在客人面前或公共场所,忽然之间变得非常亢奋,如一只脱缰的小野马,不仅大吵大闹,而且蛮横无理。孩子为什么会“人来疯”?大部分原因在于七八岁的孩子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喜欢给别人带来乐趣,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不过,孩子在人们面前表现时又不能很好地掌握分寸,结果就疯过头了。

既然孩子如此喜欢表现,那就鼓励孩子做个小主人。

小士贴

1.让孩子参与到聚会的规划中来

大多数父母在安排家中的聚会时,很少会邀请孩子加入讨论或者事先征询孩子的意见。所以,很多孩子都是在客人到达的当天才从父母口中得知,家里会来客人。在这样的情形下,孩子不会对聚会有参与感,他会认为那是父母的聚会,与自己无关。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在聚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只能被动地听父母指示。

实际上,父母可以考虑在规划在家里聚会的开始就跟孩子一起组成聚会筹备小组。规划时需要考虑孩子的想法,然后分派适合孩子年龄的工作,如协助父母打电话邀请对方家庭的小朋友、协助父母打扫卫生、聚会当天负责招待其他的小朋友。这种由一家人完成聚会招待的经验,可以有效增进家庭成员的情感,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其中需要付出的责任心和细心。

2.给孩子一些准备时间

父母在聚会中,有时会要求孩子表演某种才艺,或要求孩子与来的小朋友分享玩具,却事先没跟孩子商量,没让孩子去准备。当孩子害羞地唱歌或生气地拒绝分享玩具的时候,父母还会责怪孩子,认为孩子不够大方,父母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对孩子的心理是存在伤害性的。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假如需要孩子表演才艺,那应该尽可能事先征得孩子的同意,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演练时间,这样才能要求孩子在聚会中表演。假如当天有其他小朋友到来,应让孩子有机会事先把那些对他有重要意义而无法分享的玩具收拾好,避免因其他孩子玩这些玩具而发生矛盾。

3.聚会后与孩子讨论细节

礼貌是慢慢养成的,所谓的“有礼貌”,泛指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设想,并做出合适的回应行为。不过孩子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常常需要父母与其讨论并给予一定的回应,这样孩子才能将经验转化为学习。在聚会后,全家人不妨一起坐下来讨论一下,孩子哪里表现得礼貌得体,有哪些部分可以更精彩。父母需要尽可能描述观察到的行为,提出可以改善的建议,说出自己的理由和看法,让孩子对聚会礼节有一个清楚的理解,并将此内化到平时生活中。

当然,若父母希望孩子成为好客热情的小主人,那父母自己也需要成为好客的主人。比如,这种好客精神还体现在对待旅途中的陌生人的态度上。父母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大摆宴席,宴请自己的朋友、同事、亲戚,这时,如果有陌生的路人进来一起吃饭,父母应表现出大方热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