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你的行为正在影响孩子
抱怨似乎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大家也都觉得很正常。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无论你遭遇了多么糟糕的事情,遇到了困难或者是对自己不满,抱怨都不是明智之举,它会助长你的不满情绪,还会把这样一种消极情绪传递给对方。
许多父母都喜欢抱怨,抱怨单位里的事情,抱怨自己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在孩子面前互相抱怨对方,这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本身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父母千万别在孩子面前抱怨,以免把消极情绪传递给孩子,影响孩子的行为。
妈妈去接孩子放学,见他一脸的不高兴,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前几天考试的成绩下来了,这次没有考好,退步了很多。妈妈让孩子找找原因,他想了半天,说了一大堆理由:旁边的同学在上课时老讲话,打扰他听讲;这次考试题太难了,许多同学都这么说;老师生病了,有几节课让我们直接上的自习。妈妈见孩子就是不说自己的原因,忍不住问他:“你怎么不从你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孩子却把小脖子一梗,理直气壮地说:“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孩子的态度让妈妈很困惑,她也不知道怎么来说服他了。
晚上回到家,妈妈把孩子的表现跟爸爸谈了一下,爸爸开玩笑说了一句:“不是跟你学的嘛,总是喜欢抱怨。”爸爸的话一下子点醒了妈妈,前段时间,妈妈在单位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她脾气变得很坏,每天回家后,常常当着孩子的面跟爸爸抱怨不停。有时候,爸爸劝她想开点,她还会发脾气。
抱怨是一种消极的心态,那些喜欢抱怨的人并没有认真思考现实,他们不去为改变而作积极的行动,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其实,如果糟糕的现实并不能改变,那么抱怨比忍受更能增加我们的痛苦,而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抱怨,也意味着将自己的弱势地位展示给孩子,这并不是强者的行为。在孩子面前,父母应该积极作好优秀的表率,遇到了困难与挫折,要学会积极思考,寻找出解决办法,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否则,孩子也会养成遇事抱怨的坏习惯。
小士贴
1.父母之间需要互相尊重
有的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互相抱怨,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对对方的不满,如“你爸爸真懒,什么事情都不干”“你妈妈整天啰啰唆唆,烦死人了”,他们想得到孩子更多的爱,或者让孩子做自己的同盟军。其实,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同时也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影响孩子对父母的感情。父母在孩子面前,也要体现出互相尊重,即使你有什么不满,也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对方。
2.要把积极的情绪带给孩子
有时候,父母也有烦闷的事情,也会为一些无法改变的现实而烦躁。比如,全家人打算周末去公园玩,但爸爸临时接到了上司的电话要加班,这时候,爸爸在面对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也要把积极的情绪状态传达给孩子,“公司有很多叔叔等着爸爸去工作,否则他们也没有办法休息了”。这样,孩子会明白爸爸是能干的,也是负责任的。如果爸爸在孩子面前抱怨,“该死的工作,害我不能和你们一起出去玩了”,那么孩子就会感受到爸爸那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继而在心中留下阴影。
3.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父母不要把抱怨传递给孩子,不要让孩子陷入抱怨的消极状态。父母要给孩子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没有抱怨的环境中。遇到了不开心、不顺心的事情,父母需要做的是努力寻找解决方法,积极面对现实,解决问题,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抱怨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聪明的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抱怨,他们会努力让孩子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