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的期望值会让孩子迷失方向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父母迫切地希望孩子成才,导致孩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强。心理学家提出,实现成功需要一步步地努力,过高的期望值很容易让孩子迷失方向、看不到出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由来已久,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是我国目前独生子女父母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常,孩子到了三四岁,父母就开始琢磨应该让孩子学点什么,假如是孩子本身愿意去学,那也就无可非议,但多数情况是父母威逼利诱让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结果弄得自己苦不堪言,而孩子也失去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很多父母对子女抱太高的期望,经常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强迫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去学这学那。结果,许多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有的还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希望子女成才无可厚非,不过父母必须明白不是每个人都成得了“人中龙凤”,因此不要过分苛求自己的孩子,也不要让孩子过早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对孩子而言并非一件好事情,有时候甚至会导致可怕的后果。有的孩子本来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但假如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偏离了孩子本来的情况,就会让孩子产生不自信、没动力,甚至厌烦、叛逆等心理,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进步,反而容易让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
小士贴
1.明确教育成功的内涵
父母怎么样才算对孩子尽到了责任,怎么样才算教育孩子成功?对此,许多父母都喜欢用“出人头地”“成名成家”来衡量。实际上,教育的最高理想不是培养出多少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而是培养出多少和谐幸福的人。对父母而言,教育孩子不一定要把他培养成教授或博士才算成功,关键是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2.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父母应该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照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能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父母预先设计的轨道成长,千万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要求,需要注意给孩子减轻过重的精神压力。不要将孩子人生的最大砝码押在学习成绩的拔尖上,毕竟,培养孩子有健康的心理、美好的品格和良好的动手能力,远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3.降低期望值
要想让孩子快乐地成人成才,父母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降低期望值,给孩子减压,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本身制订合适的奋斗目标。父母平时要注意不只看孩子的考试分数,更要帮助孩子发现长处和分析不足,做到扬长避短。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要给孩子指出以后努力的方向,以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教育,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