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乱画,其实是进入了学习敏感期
孩子到了某个阶段,就很喜欢乱画乱涂,家里的床、墙壁,只要孩子够得到的地方都被涂鸦过。这时父母总会说,“你到底在画什么,根本看不懂”“乖乖,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孩子,这个小草应该是这样画,来妈妈教你”,等等。事实上,孩子在这一阶段喜欢乱涂乱画是有原因的,父母应该认真对待这一现象。
孩子喜欢乱涂乱画是身心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通常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孩子绘画的最初级阶段。对孩子来说,乱涂乱画只是一种行动,或是一种游戏,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的不是涂画的结果,而是涂画的过程,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快乐。
当然,对于某些孩子而言,乱涂乱画是绘画兴趣的萌芽。有的孩子乱涂乱画,是因为爱上了画画,而且对绘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爱好,就有了想表现的欲望,他会想办法去满足这个愿望,于是就只有乱涂乱画。如果孩子产生了绘画的兴趣,而父母没有及时配备绘画的工具,孩子就会在他们认为可以绘画的地方来满足自己绘画的欲望。
李妈妈说,家里的墙壁就是孩子的画板,以前总试图去制止孩子画画,不过孩子爸爸会阻止,说别影响孩子创作。墙壁可以重新刷过,但是孩子的灵感被抹杀掉就没有了,李妈妈想了想觉得这话有道理,所以现在家里好多家具上都有孩子的涂鸦作品。
6岁的童童喜欢乱涂乱画,家里的床头、墙壁以及门窗,只要他能够得到的地方都被他用彩色笔画过,章妈妈看孩子这么喜欢画画,就给童童报了一个绘画班。结果童童第一天上课,老师就告诉章妈妈:“孩子一直不专心画画,他自己不画画就算了,还影响其他小朋友。”章妈妈感到纳闷,难道孩子不喜欢画画吗?但当童童回到家之后,又开始在墙壁上、柜子上画画。
许多父母会产生像章妈妈一样的烦恼,孩子明明喜欢乱涂乱画,而真正送他去上绘画班时,孩子却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也有父母像李妈妈一样,任由孩子发挥灵感,宽容对待孩子乱涂乱画的现象。
乱涂乱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孩子乱涂乱画并不是真的在绘画。许多父母看到孩子拿笔乱涂乱画时,就会想:是不是该让孩子学画画了?这一阶段是孩子的涂鸦敏感期,孩子们之所以喜欢乱涂乱画,是随着自己的感知与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之后,对身边环境作出的新探索,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
乱涂乱画是孩子的一种沟通手段,孩子最初的涂鸦都是无意识的,没有绘画构思和目的。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步调整自己手部的控制力,从而利用乱涂乱画进行自我创作和情绪表达。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很好地表达真实的内心,乱涂乱画是孩子们的第二语言,可以帮助孩子表达自我,与他人交流。
小士贴
1.认真对待孩子的乱涂乱画
父母要耐心地去看孩子的乱涂乱画,不论是孩子一时兴起随便涂画,还是精心绘画,父母都要认真对待,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他到底想表达什么。那些看起来稚嫩的作品,有可能是孩子一时的想象,可能是孩子当下的心情,可能是孩子未来的目标,也可能孩子自己都没意识到在画什么。不过父母若能够认真欣赏,那就是对孩子莫大的肯定与关注,会给予孩子精神上很大的支持。
2.鼓励孩子
看到孩子乱涂乱画,父母需要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不论孩子画得像不像,父母都不应该说“你这画的什么呀,乱七八糟”,否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是应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赞扬一下孩子,“你画得真棒,你说画的是什么?小草,哦,看起来真像,你告诉妈妈,你是怎么画出来的,教一教妈妈。”孩子获得赞赏之后,内心会得到由衷的满足,或许以后在这方面有特别的表现。
3.与孩子一起涂画
父母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涂画活动中,千万不能小看孩子的乱涂乱画,那些其实很有童趣。父母应该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涂画,这样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又可以适当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如太阳用什么颜色,画什么,如何布局等,可以与孩子合作完成绘画作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孩子为主,父母只需要参与就行,不能强制性要求孩子一定要画什么。
4.给予孩子回应
有时候,孩子的涂画里,可能隐藏了孩子某些真实的情绪表达。父母在观察孩子的绘画作品之后,应感受到孩子细腻的心思,然后给予一定的回应,如“原来宝贝眼中的天空是如此绚丽多彩啊,小草还知道疼痛呢,嗯,真不错”。只要父母给予孩子良好的回应,他在未来感知世界时便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