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孩子王”,其实有领导才能

那个“孩子王”,其实有领导才能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是“孩子王”,他们常常纠集一群孩子在小区里活动,偶尔还会收到左邻右舍的投诉。面对这样的孩子,一些父母感到很担忧:孩子不仅自己调皮,还带着小伙伴一起调皮,这还得了!其实,那个看起来调皮的“孩子王”,往往具有领导才能。

孩子的领导才能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在他发挥领导才能的过程中,其综合分析、创造、决策、随机应变、协调、语言表达等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当然,孩子身上所体现的出来的领导才能并不同于成人群体中的领导才能。在孩子身上,并没有体现出过多的功利心,而是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一个孩子如果具备了一定的领导能力,那么他在交往、应变、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会远远超过同龄的孩子,这样在他身边的孩子就会对其产生一种亲切感、信赖感和佩服感。

小坤从小就是一个“孩子王”,他好像天生就对领导他人特别着迷,而且永远精力充沛。在与身边的孩子相处时,小坤的支配欲就开始蠢蠢欲动,恨不得把周围的小朋友都收在自己的麾下,他总是指挥他们:“小胖,这次捉迷藏你负责来抓我们,不要偷看啊”“花花,你把我们的衣服拿着,别丢地上了,弄脏了”“妈妈,快帮我把牙膏挤好”……而且,在与小伙伴相处时,他好像不会考虑其他小朋友的感受。所以,经常有其他小朋友向小坤妈妈告状:“阿姨,小坤欺负我,呜呜……”每每到这时候,妈妈就特别无奈,这该怎么办呢?

小坤是典型的领袖型孩子,这一类孩子总以为自己是蜘蛛侠,是拯救全人类的勇士。这种性格的孩子领导欲特别强,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掌控整个局面,就能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平时生活中,他们总是精力充沛,而且难以向他人屈服,在他们看来,向其他孩子低头,那就是损耗自己的威风,是放弃自己的尊严或其他宝贵的东西。当然,这会导致他们严重地自我膨胀,有时难免会伤害到其他孩子。

领导才能对孩子未来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一个习惯于做“孩子王”的孩子,他能在未来的人生中扮演独当一面的角色,甚至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勇往直前,因为他很早就接触了领导才能的方方面面。另外,这一才能对孩子当下的表现也有很大的帮助,那些具有领导才能的孩子往往担任班级领导者,如班长、中队长之类的职务。而且,他们在课余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领导才能,比智力或学习成绩更能准确地预示他们将来的成就。

假如孩子具备领袖型性格,或者其领袖型的气质已崭露头角,那父母则应该予以正确的引导。若孩子没有这样的性格特征,那父母也可以通过有效的办法培养其领导才能。

小士贴

1.肯定孩子的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父母常常把孩子看作没有想法的附属品,其实,孩子也能够感受到“自我”和“自我存在”,他们也经常为“什么都得听父母的”而烦恼。在这样一种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心态下,孩子渴望独立行动并开始了决策。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要摒弃事事包办的习惯,尊重孩子在兴趣选择、价值判断等各方面的权利,给予孩子最大的信任,指导并帮助孩子独立自主地发展。

创新能力是一个领导者不可缺乏的素质,其实,创新能力隐藏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即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他也有一定的创造力。这时候,父母应以奖赏的方式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内心的探索欲望,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可以不断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肯定孩子的沟通能力

领导者总是吩咐别人来做事,这就需要领导者具有比常人更优秀的沟通能力。领导者要能够理解别人,与人沟通,协调同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解决发生在内部的分歧,让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这样,领导者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需要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在家庭活动中,锻炼孩子小主人的意识,让孩子懂得理解别人、团结别人,培养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肯定孩子的责任意识

领导者是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的,他要对自己的团队的成功与失败所负责。对于孩子来说,他的责任意识就表现在他对自己、对他人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态度上。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父母应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需要让孩子懂得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如当他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必须认真完成,这就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4.肯定孩子的自信心

多数父母习惯挑孩子的毛病,这其实是孩子丧失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缺乏了自信,因而总不敢单独去完成一些任务。所以,当父母吩咐孩子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学会鼓励孩子:“我知道你一定能做得到的。”

如果孩子取得了成功,父母要给予夸奖:“你果然做到了,真了不起。”孩子听到了这样的话,自信心就会大增。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自信,他就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尤其是当孩子参与同龄孩子的活动时,他就会敢于参加,而且有一种必须成功的劲头。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信心,他就会有自信去领导自己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