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注意避开雷区

批评孩子,注意避开雷区

父母批评孩子是为了指出其言行中的错误,使孩子及时改正错误。所以,要想批评达到很好的效果,就需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性,避免消极、简单的倾向。批评是一门艺术,批评是为了鞭策和激励孩子更好地完善自我。同时,批评作为一种反向的激励,如果被不恰当地运用,就很容易伤害孩子、刺激孩子,特别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这样不但收不到激励的效果,还会走向激励的反面,使孩子情绪消极、表现被动,甚至作出偏激和抵抗的反应。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用在恰当的人身上,否则,就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避开雷区。

小士贴

1.讽刺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即使是犯了错误的孩子也是如此。父母在批评的时候,要考虑到他的自尊心,千万不要随意践踏孩子的自尊心。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自己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自然轻松的态度,而不能大发雷霆、横眉怒目。很多父母以为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威风,实际上,你这样的批评方式,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

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戒言辞尖刻、恶语伤人。当父母自身怒火正盛的时候,最好先别批评孩子,等自己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再去批评。同时切忌讽刺、挖苦、恶语伤人。虽然孩子有过错,但是他在人格上与你完全平等,所以不能随便贬低孩子甚至污辱孩子。

2.威胁孩子

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这样才容易被他所接受。如果父母总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姿态,孩子也会产生一种逆反的情绪,他们讨厌自己被你的气势压服。有的父母甚至动不动就说:“是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或者是给孩子下最后通牒:“你必须按我的说的去做,否则今晚别吃饭了。”这样的话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他可能也会想,我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或者有的不服气的反过来说:“悉听尊便,我才不怕呢!”所以,父母这样的批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结果反倒是逼而不从、压而不服,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3.到处说孩子的错误

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能随便发威,更不能随处宣扬。有的父母前脚才批评完孩子,后脚就把这件事情告知爷爷奶奶、外公外公、伯父伯母……或者是事隔不久在家庭聚会上说出孩子被批评的事情,搞得人尽皆知,甚至满城风雨。这样会使孩子在其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增加他的思想压力和反感情绪。

4.不分场合批评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是必须讲究场合和范围的。有的批评可以在家里进行,而有的批评只适合私下进行个别批评。如果父母在批评的时候不注意批评的场合和范围,随便把只能私下找孩子谈的问题拿到公众场合讲,就会使他当众颜面尽失,乃至激起他心中的愤恨,对问题的解决起不到丝毫的作用。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不要随便当着孩子同学的面或者是客人的面批评他。否则,他就会以为你是故意让他在公众场合丢脸,出他的丑、使他难堪,这样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孩子的公开对抗,有时候还会因为你不顾场合的批评引起一场激烈的争吵,到时候也会让你下不了台。

5.对孩子太过于挑剔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适当地批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要随便一件事情都要批评。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小毛病,只要是没有造成大的影响的,你就应当采取宽容的态度,千万不要斤斤计较、过于挑剔。如果父母针对一件小事情也大肆地批评,就只会使孩子变得谨小慎微,让他无所适从。他的心里甚至会产生“什么事情也不做”的想法。对于有的事情,父母只要指出孩子的过错就行了,不要“鸡蛋里面挑骨头”,全盘否定他的成绩。

6.总唠叨孩子的过错

父母的批评并不是靠批评的次数多而取胜,有的批评只能点到为止。当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心里已经很不自在了,如果你再婆婆妈妈,重复地批评他,更会加重他的心理负担;并且他会在心里想,你是故意跟他过不去,把他当成反面的典型了。所以,聪明的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会点到为止,剩下的可以让对方慢慢反省。你多一次批评,就会让他心里多一分反感,最终不利于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