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时注意场合和时机
父母对孩子要做到有效地批评,就需要注意批评的场合和时机。假如父母不顾时机、场合就展开对孩子的批评,那么只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明智的父母往往会根据不同的场合来调整批评的方式,有的比较鲁莽的父母则不分场合就对孩子进行一顿粗暴的批评。一般来说,父母要尽量不在比较公开的场合批评孩子,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的行为,绝对是不妥当的。孩子也有自尊心,而这样的批评方式无异于践踏孩子的自尊心,不仅打击了孩子,也显示出父母的行为不当。
妈妈带着孩子去逛超市,当妈妈正在挑选东西的时候,听到玩具区传来器具倒地的声音。妈妈走过去,看见一个玩具被摔在了地上,而孩子正手足无措地站在旁边。妈妈细心地问:“怎么了?”孩子有些委屈:“我准备拿下来看看,手松了就掉下来了。”这时营业员过来了,妈妈说:“实在不好意思,孩子想拿下来看,结果摔坏了,您放心,我们会购买的。”说完,妈妈拿着摔坏的玩具领着孩子走向收银台。
回到家,妈妈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不过下次你拿不到玩具时可以让妈妈帮你拿,还有,你知道今天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吗?”孩子茫然地摇摇头,妈妈耐心地说:“你没有跟营业员阿姨说对不起哦,虽然你不是故意的,但摔坏了玩具就是不对呢,需要跟阿姨说对不起,今天妈妈已经替你说了,下次我希望能由你自己说,好不好?”孩子点点头。
如果妈妈在超市当众批评孩子一顿,那么不仅是当众给孩子难堪,而且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正确的做法就是像案例中的妈妈一样,回到家私底下跟孩子说清楚事情的结果,引导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过错负责,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还能够让孩子养成知错就改的习惯。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批评的时机。如果父母正面当众批评孩子,那么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的时候,可以事先给孩子一点暗示,同时简单地跟他说一下,让他有个心理准备,而父母在进行正式批评之前也应思考一下对这件事的处理方法。父母在批评之前要提醒自己注意分寸,保持冷静。当然,父母自身要保持一种自然轻松的态度,尽可能使用一些客观亲切的语言,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也可以让他不至于那么难堪。
小士贴
1.理性批评
孩子毕竟是孩子,偶尔会说错话、做错事,父母不需要重复指出孩子身上的毛病,批评的关键是准确到位,指出孩子的缺点时要简洁明了,言语不在多而在准,这样容易让孩子心服口服,否则根本达不到批评的效果。
2.批评的话尽量附耳细说
父母批评孩子时应尽可能附耳细说,避免当众让孩子下不来台。对于那些非常有个性的孩子,直奔主题的批评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反感。父母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他自然会理解父母的意图,默认批评。
3.尽量将批评放在家里
批评孩子时应尽可能选择在家里,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父母可以借此机会提出对孩子的要求,也鼓励孩子提出对父母的意见。在交流之后,如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父母可以督促孩子制订纠正错误的计划表。
4.批评应选好时机
父母在针对孩子的过错进行批评的时候,应注意及时性,即发现错误就要立即采取行动。随时发现,随时批评,千万不要拖延时间。如果父母过了很久才找孩子谈话,他心里就会充满困惑:“我一直都是这样做事的,怎么现在才来跟我讲呢?”如果父母正在孩子心里充满愤怒情绪时对他进行批评,那么也是非常不恰当的,这样只会让孩子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多,甚至会当面与父母产生尖锐的冲突。所以,父母要找准时间,不早不晚,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批评。